《中國能源展望2060(2025年版)》和《2025中國能源化工產(chan) 業(ye) 發展報告》同步發布
近日,由中國石化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辦的——“能源展望2060係列報告發布會(hui) 暨2025能源化工產(chan) 業(ye) 發展論壇”在北京舉(ju) 行。論壇以“向新而行 創領未來”為(wei) 主題,發布了《世界能源展望2060》《中國能源展望2060(2025年版)》和《2025中國能源化工產(chan) 業(ye) 發展報告》。這是中國石化連續第7年舉(ju) 辦能源化工高端發展論壇暨係列報告發布會(hui) ,今年還首次發布了全球能源中長期展望研究成果。中國石化黨(dang) 組副書(shu) 記鍾韌、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黨(dang) 委副書(shu) 記杜國功、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e) 聯合會(hui) 副會(hui) 長孫偉(wei) 善出席並致辭。此外,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e) 聯合會(hui) 黨(dang) 委書(shu) 記李雲(yun) 鵬、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張玉清、國家能源局油氣司二級巡視員韓玉柱等出席。
中國石化首次發布《世界能源展望2060》。報告創新研究方法,更好地進行近期預測和中長期展望。根據報告,全球一次能源消費將於(yu) 2045年前達到峰值267.1億(yi) 噸標煤,可再生能源占比逐步上升至2060年的51.8%,能源消費增速逐步放緩,到2060年為(wei) 252.5億(yi) 噸標準煤,屆時油氣共計占比為(wei) 35.7%。預計石油消費於(yu) 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46.6億(yi) 噸,雖然消費重心逐步從(cong) 交通領域轉向工業(ye) 原料領域,但在交通領域,2060年石油仍以40%左右占比保持第一交通能源地位。非化石能源將迎來更多發展機遇,氫、CCUS、新型儲(chu) 能是能源轉型的重要補充和保障,氫氣消費於(yu) 2060年超過3.4億(yi) 噸,全球氫氣消費中的能源用途占比將從(cong) 2023年的2%左右大幅增至2060年的近50%;CCUS規模不斷擴大,預計到2030、2060年,全球CCUS的二氧化碳捕集量將分別達到1.1億(yi) 、47億(yi) 噸。
我國終端能源消費轉型由電能替代為(wei) 主向電、氫、氨等多元清潔替代轉變。《中國能源展望2060(2025年版)》研究成果顯示,在“強慣性”和“新動能”共同作用下,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在2030年後進入平台期,峰值規模68-71億(yi) 噸標煤,其中,石油消費總量雖然受到新能源汽車的衝(chong) 擊,但在化工用油增長的支撐下,預計將於(yu) 2027年前達峰,峰值上限不超過8億(yi) 噸;受工業(ye) 領域氣代煤、燃氣發電和LNG重卡等影響,天然氣消費重回中高速增長,預計“十五五”再增1100多億(yi) 立方米,2035-2040年進入平台期。非化石能源方麵,其正在成為(wei) 我國能源增量主體(ti) ,遠期將成為(wei) 能源供應主體(ti) ,預計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將超過化石能源發電量、增至8.4萬(wan) 億(yi) 千瓦時,“十五五”時期,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將增至27%,終端能源消費轉型逐漸由電能替代為(wei) 主向電、氫、氨等多元清潔替代轉變。在此背景下,我國能源消費與(yu) 碳排放正在“分化”,預計能源活動相關(guan) 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從(cong) 當前的106.6億(yi) 噸增至峰值108億(yi) ~112億(yi) 噸,確保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
中國能源供需結構將更“綠”、韌性更強。《2025中國能源化工產(chan) 業(ye) 發展報告》顯示,2025年全球經濟麵臨(lin) 增長動能放緩和不確定性增加的雙重挑戰,全球GDP增速預計仍將保持3.2%。中國作為(wei) 全球第二大經濟體(ti) ,其經濟內(nei) 生動力逐步增強,預計2025年GDP增速為(wei) 5.0%左右。中國能源供需結構將更“綠”、韌性更強,天然氣與(yu) 非化石能源供需增速遠超傳(chuan) 統能源。中國煉油規模增長接近尾聲,2025年煉油產(chan) 能大體(ti) 達到9.6億(yi) —9.7億(yi) 噸/年的峰值水平。中國化工市場運行壓力仍存,烯烴與(yu) 芳烴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能過剩,大宗化工品產(chan) 能持續高位。2025年,創新將成為(wei) 推動中國能源化工行業(ye) 科技水平質的飛躍的第一動力,以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為(wei) 依托,助力能源化工行業(ye) 實現新的高質量發展,邁向更加綠色、可持續的未來。
伍德麥肯茲(zi) 亞(ya) 太區煉油總監Sushant Gupta,道瓊斯全球能源與(yu) 化工副總裁Steve Lewandowski,KPLER董事長Jean Maynier、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執行董事、黨(dang) 委書(shu) 記錢興(xing) 坤,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濟師兼能源經濟研究院黨(dang) 委書(shu) 記、院長王震,中國化工信息中心執行董事、黨(dang) 委書(shu) 記、總經理劉韜,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e) 聯合會(hui) 綜合辦公室主任李永亮等7位專(zhuan) 家學者,聚焦能源化工行業(ye) 當前形勢及發展趨勢、如何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等重大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交流。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就宏觀經濟進行了專(zhuan) 題分享,中國石化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的青年專(zhuan) 家還分享了一係列研究成果,涵蓋國際油價(jia) 、油氣並購、氣電發展、生物航煤、人工智能等多個(ge) 方麵。(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