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聲)《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3)》發布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品牌活動  |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  正文
(中國之聲)《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3)》發布
發表時間 :2023-11-07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在10月26日在天津開幕的2023(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自然資源部發布了《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油氣和非油氣礦產地質勘查投資實現雙增長,新發現礦產地132處。
  《報告》著重介紹了2022年以來我國在地質礦產調查評價、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礦山生態修複、綠色礦山建設等方麵的新進展,礦產資源政策法規的新變化,礦產資源管理等方麵的新舉措,科技創新等方麵的新動態,以及國際地質礦產合作的新成果。
  《報告》顯示,我國推進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效果顯著,資源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截至2022年底,全國已發現173種礦產,其中能源礦產13種、金屬礦產59種、非金屬礦產95種、水氣礦產6種。2022年,我國油氣勘查在塔裏木、準噶爾、渤海灣和四川等大型含油氣盆地的新層係、新類型和新區帶獲得重大突破,非油氣礦產中煤、鐵、銅、金、“三稀”等礦產勘查取得重大進展。
  基礎地質調查工作程度進一步提高,重要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取得新進展。我國完成全國地下水資源年度評價和儲存變化量調查;持續推進海域基礎地質調查、礦產資源調查以及大洋地質調查等工作。
  采礦業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增長,主要礦產品產量繼續保持增長。我國煤、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礦產保供成效明顯,自給率上升, 能源消費結構持續優化。
  礦產資源節約集約與綜合利用工作穩步推進。自然資源部印發《“十四五”曆史遺留礦山生態修複行動計劃》,開展全國曆史遺留礦山核查,加強重點流域和重點區域曆史遺留礦山生態修複,部署實施第一批曆史遺留礦山生態修複示範工程;建立完善綠色勘查標準體係,開展年度綠色礦山實地抽查核查,高質量推進綠色礦山建設。
  進一步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領域立法,深化礦業權製度改革。《礦產資源法》修改工作持續推進;我國進一步規範礦業權出讓交易行為及收益征收管理,明確采礦項目新增用地與複墾修複存量采礦用地相掛鉤有關事項,放寬在綜合勘查、礦業權轉讓等方麵的限製,精簡審批登記環節和申請要件。
  全麵實施“十四五”全國礦產資源規劃。我國加強地質勘查活動監督管理,強化地質勘查安全生產,指導促進地勘單位高質量發展;加強礦產資源儲量評審、統計和質量監督;加大油氣勘查區塊出讓力度,規範砂石開采管理,強化鐵礦等資源保障,進一步優化礦業權登記程序。
  礦產資源領域科技成果顯著,產出了一批重要成果。我國積極推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實施,區域成礦找礦理論及關鍵技術裝備研發不斷取得新突破;發布實施了地質礦產領域國家標準3項、行業標準47項。
  同時,我國繼續通過多種方式開展礦產資源領域國際交流合作,積極保持與有關能源資源國家、國際組織的聯係,通過中國國際礦業大會等國際交流平台,推進地質礦產領域務實合作,進一步夯實友好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