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2023中國國際礦業大會首次推出天津專場推介會
發表時間 :2023-11-07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10月26日,2023中國國際礦業大會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開幕,本次大會首次推出天津專場推介會。讓更多的國內外企業家加深友誼、增進感情,了解關注和參與天津的發展。
近年來,天津全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著力建設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應用示範區以及改革開放先行區。作為“一帶一路”的交匯點,天津因港而立,借港而興,天津港是京津冀、華北及西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口,也是我國對外開放的橋頭堡,正在向世界一流的智慧綠色港口邁進。天津的產業基礎雄厚,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和最完備的工業產業體係,也是國務院批準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區域商貿中心城市。在1.19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分布有國家級濱海新區、國家級自貿實驗區、國家級自主創新示範區以及眾多的高水平的開發園區,是中國特殊區域經濟形態最齊全的城市之一,也是外商投資重要集聚地和回報率最高的地區之一。
此外,天津的科教優勢顯著,擁有眾多國家和部委級的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全市高等院校56所,基礎教育走在了全國前列,並且還是唯一的國家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範區。天津重商親商暖商,有著悠久的商業文化傳統。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實施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把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作為重中之重來抓。近期公布了《天津市新一輪優化營商環境措施》,全麵塑造政務、市場、法治、人文的思維環境,讓企業家創業有舞台,發展有幹勁,投資有收獲。
推介會上,天津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副主任張雷光介紹了天津的投資環境。今年前9個月,天津引進內資項目2800個,實際到位資金3163億元,實體經濟發展底盤更加穩固,引進外地民營企業2344個,到位資金1885億元,民營經濟活躍度再次提升。創業環境寬鬆友好,營商環境好凸顯紮根天津信心。
濱海新區政府副區長陳波介紹了濱海新區投資環境、政策。今年以來,濱海新區全力實施高質量發展支撐引領專項行動,建成9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形成石油化工三千億級產業集群,汽車和裝備製造兩個兩千億級的產業集群,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兩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一批知名企業落戶新區,構建了礦產勘探開采、技術裝備等全鏈條的產業。推出多項先行先試政策,多項經驗和案例在全國複製推廣,深入實施審批製度改革,為廣大礦業貿易企業打造辦事方便、宜居宜業一流營商環境。謀劃實施“八大工程”,樹立重點建設項目70個,總投資9980億元。
天津市工信局總經濟師楊冬梅介紹了本市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相關政策。本市實施八大工程,重點圍繞信創、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等產業鏈共繪產業圖譜、共育產業集群。出台了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13方麵43項具體政策舉措。培育國家級新興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和產業主題園區,打造高端化發展的主引擎。培育信創產業、軟件產業重點產業,建設信息化應用場景。
天津市科學技術局二級巡視員劉惠忠介紹了天開高教科創園的規劃與政策,建設“一核兩翼”,打造政策先行先試與機製體製創新樣板區。天開園著力構建五位一體科創生態圈,打造貫通全市的技術生態,打造引育並重的人才生態。目前已集聚技術經濟、法律財務、人力資源、科技谘詢、知識產權等服務機構近百家。目前已有27家機構提供辦公和生活配套服務,打造便捷高效的服務生態,自5月18日開園以來,短短五個月園區內新增科技型企業800家,園區創新磁場效應逐漸顯現。到2027年,園區將引進孵化科技大型企業累計近1000家,吸引高水平人才超過5000人,打造兩到三個與高校優勢學科內涵關聯的創新型產業集群。
天津市商務局副局長李建介紹了天津雙中心城市建設情況。今後五年,天津將加快雙中心城市建設,重點打造特色知名消費目的地、“買全球、賣全球”貿易基地、多中心國際地標商圈、引領潮流的消費品牌、國際化的會展賽事五大場景。“歡迎各位企業家參與天津雙中心城市建設,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共同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為大家提供最優質最高效的服務。”李建說。
天津港集團副總裁楊傑敏介紹了天津港區的區位優勢,實施多項措施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港口,更好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爭做中國式現代化港口的排頭兵。“天津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綠色港口、樞紐港口、帶動港口相關產業和港口經濟的發展,帶動整個港口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在這方麵天津港做好了準備,歡迎各位企業家能夠落戶天津。”楊傑敏說。(中宏網)
近年來,天津全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著力建設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應用示範區以及改革開放先行區。作為“一帶一路”的交匯點,天津因港而立,借港而興,天津港是京津冀、華北及西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口,也是我國對外開放的橋頭堡,正在向世界一流的智慧綠色港口邁進。天津的產業基礎雄厚,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和最完備的工業產業體係,也是國務院批準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區域商貿中心城市。在1.19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分布有國家級濱海新區、國家級自貿實驗區、國家級自主創新示範區以及眾多的高水平的開發園區,是中國特殊區域經濟形態最齊全的城市之一,也是外商投資重要集聚地和回報率最高的地區之一。
此外,天津的科教優勢顯著,擁有眾多國家和部委級的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全市高等院校56所,基礎教育走在了全國前列,並且還是唯一的國家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範區。天津重商親商暖商,有著悠久的商業文化傳統。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實施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把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作為重中之重來抓。近期公布了《天津市新一輪優化營商環境措施》,全麵塑造政務、市場、法治、人文的思維環境,讓企業家創業有舞台,發展有幹勁,投資有收獲。
推介會上,天津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副主任張雷光介紹了天津的投資環境。今年前9個月,天津引進內資項目2800個,實際到位資金3163億元,實體經濟發展底盤更加穩固,引進外地民營企業2344個,到位資金1885億元,民營經濟活躍度再次提升。創業環境寬鬆友好,營商環境好凸顯紮根天津信心。
濱海新區政府副區長陳波介紹了濱海新區投資環境、政策。今年以來,濱海新區全力實施高質量發展支撐引領專項行動,建成9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形成石油化工三千億級產業集群,汽車和裝備製造兩個兩千億級的產業集群,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兩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一批知名企業落戶新區,構建了礦產勘探開采、技術裝備等全鏈條的產業。推出多項先行先試政策,多項經驗和案例在全國複製推廣,深入實施審批製度改革,為廣大礦業貿易企業打造辦事方便、宜居宜業一流營商環境。謀劃實施“八大工程”,樹立重點建設項目70個,總投資9980億元。
天津市工信局總經濟師楊冬梅介紹了本市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相關政策。本市實施八大工程,重點圍繞信創、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等產業鏈共繪產業圖譜、共育產業集群。出台了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13方麵43項具體政策舉措。培育國家級新興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和產業主題園區,打造高端化發展的主引擎。培育信創產業、軟件產業重點產業,建設信息化應用場景。
天津市科學技術局二級巡視員劉惠忠介紹了天開高教科創園的規劃與政策,建設“一核兩翼”,打造政策先行先試與機製體製創新樣板區。天開園著力構建五位一體科創生態圈,打造貫通全市的技術生態,打造引育並重的人才生態。目前已集聚技術經濟、法律財務、人力資源、科技谘詢、知識產權等服務機構近百家。目前已有27家機構提供辦公和生活配套服務,打造便捷高效的服務生態,自5月18日開園以來,短短五個月園區內新增科技型企業800家,園區創新磁場效應逐漸顯現。到2027年,園區將引進孵化科技大型企業累計近1000家,吸引高水平人才超過5000人,打造兩到三個與高校優勢學科內涵關聯的創新型產業集群。
天津市商務局副局長李建介紹了天津雙中心城市建設情況。今後五年,天津將加快雙中心城市建設,重點打造特色知名消費目的地、“買全球、賣全球”貿易基地、多中心國際地標商圈、引領潮流的消費品牌、國際化的會展賽事五大場景。“歡迎各位企業家參與天津雙中心城市建設,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共同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為大家提供最優質最高效的服務。”李建說。
天津港集團副總裁楊傑敏介紹了天津港區的區位優勢,實施多項措施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港口,更好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爭做中國式現代化港口的排頭兵。“天津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綠色港口、樞紐港口、帶動港口相關產業和港口經濟的發展,帶動整個港口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在這方麵天津港做好了準備,歡迎各位企業家能夠落戶天津。”楊傑敏說。(中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