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國國際礦業大會:讓非常規油氣的未來看得見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品牌活動  |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  正文
2023中國國際礦業大會:讓非常規油氣的未來看得見
發表時間 :2023-11-08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我國非常規油氣資源豐富。近年來,隨著勘探開發技術不斷取得突破,頁岩油氣、致密油氣、煤層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已成為常規油氣資源的有效補充。《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3》顯示,2022年,我國頁岩氣勘查在四川盆地及周緣威遠渝西深層、普光氣田淺層、井研-犍為寒武係、梁平和紅星二疊係、新場複雜構造深層、丁山構造深層等取得新突破。在鄂爾多斯盆地、渤海灣盆地、蘇北盆地、北部灣盆地等非常規石油新層係、新類型和新區勘查取得成效,將成為今後石油穩產的重要接替領域。鄂爾多斯盆地東緣臨興、神府等地區深層煤層氣勘查獲得重要突破。
  然而,要進一步挖掘非常規油氣資源潛力,進行規模效益開發,仍需攻堅克難。在2023中國國際礦業大會非常規油氣論壇上,來自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中石化華東油氣分公司、自然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的嘉賓,分享了全球非常規油氣開發前沿、頁岩油氣勘探開發技術、中國深部煤層氣勘探開發及資源潛力等方麵的研究與思考,既有專家智庫的獨到分析,又有企業的實踐總結。
  我國深部煤層氣規模效益開發之路還有多長
  目前,我國煤層氣累計探明儲量9220億立方米,深部煤層氣占比大概20%。
  我國深部煤層氣勘探開發利用到底處於什麽水平?自然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處長李登華給出了判斷——我國深部煤層氣的勘探開發經理了3個發展階段:2005-2015年是前期探索階段,2016-2020年是技術攻關階段,2021年至今屬於突破上產階段。
  據介紹,近些年我國深部煤層氣的勘探開發獲得重大突破,其中在鄂爾多斯盆地,已經探明了大吉氣田和神府氣田。目前,鄂爾多斯盆地東緣已經形成了萬億立方米儲量的規模。
  “預測2023-2035年,我國深部煤層氣年均探明2000億立方米。”李登華對深部煤層氣產量做了3種情景下的分析。低情景下,在鄂爾多斯盆地東延實現深部煤層氣的規模開發。中情景下,在鄂爾多斯盆地內部也實現規模開發。高情景下,除了鄂爾多斯,在四川和準噶爾盆地也會實現效益開發。
  他預測,高情景下,2025年,深部煤層氣產量能達到30億立方米,加上預測的中淺層煤層氣70億立方米的產量,到2025年煤層氣產量能達到100億立方米,到2030年產量能達到228億立方米,2035年產量將突破470億立方米。
  李登華建議,將深部煤層氣列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科研基金重點發展方向,開展成藏富集機理、勘探開發關鍵技術及裝備攻關。在不與現有油氣礦業權區塊重疊的前提下,鼓勵各重點含煤層氣盆地所在省區加大深部煤層氣區塊出讓力度。在現有煤層氣補貼的基礎上,給予深部煤層氣0.1-0.2元/立方米的補貼,並出台用地用林用草等扶持政策。
  國內實踐:持續創新攻關,讓深部煤層氣實現規模效益開發
  煤層氣是一種非常規天然氣。由於深層煤層氣地質條件更加複雜,開發難度較大。
  中國石化華東油氣分公司是一家從2008年開始就開展頁岩油氣、煤層氣等非常規資源勘探開發和技術研究等工作的單位。他們的煤層氣資源埋深深的達到-800米至-4500米,埋深淺的也在-600米至-1500米。這種深層氣藏怎麽實現效益開發?怎麽更好地提高產量?
  該公司油氣專家汪凱明介紹,10多年來,他們堅持科技攻關、創新實踐,率先在鄂爾多斯盆地延川建立了年產能4億立方米的煤層氣田。整個氣田的勘探開發經曆了4個階段:單井的突破、井組的實驗、規模建產、開發調整。2019年以來,他們主要是通過開發調整、措施增產,保證了整個氣田連續5年以上的3.5億立方米以上產量。2022年產氣4億立方米,今年計劃產量也是4億立方米。目前,整個氣田開井數693口,日產氣106萬立方米,平均單井產量1530立方米,整個氣田累計產氣超28億立方米。
  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單井產量是如何提高的?汪凱明說,他們持續開展有效支撐壓裂技術攻關,特別是2019年以後,有效支撐壓裂技術突破之後,整個單井的產能得到了大幅提升。除了增產還得降成本,他們持續開展降本技術攻關,單井綜合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據介紹,通過運行模式上的優化以及井身結構上的優化,以及通過鑽頭的優選和鑽井液體係統化集成應用,鑽井機械鑽速提高24%~55%,鑽井周期縮短2~12天,單井綜合成本降低10%。“應該說運用增產和降本的手段,保證了我們深部煤層氣持續穩產和效益開發。”汪凱明說。
  深部煤層氣效益開發麵臨著富集高產規律認識不清、高地應力改造難、排采見效周期長等3個方麵的技術挑戰。“前期我們利用傳統壓裂技術,單井產能隻有450立方米~1500立方米,上產的周期長達2~3年,效益開發的難度比較大。”汪凱明表示,針對以上三大技術挑戰,他們通過自主攻關和現場實踐,形成了“四元耦合”的一些地質認識,有效支撐壓裂等方麵形成了一些關鍵技術係列,有效推進了深部煤層氣的規模效益開發。
  通過近10年的攻關,目前,他們的有效支撐壓裂技術達到了3.0的級別。“今年我們把這套技術推廣到四川盆地的東南沿,在南川地區實現了陽二井的重大突破。這個技術在整個國內有比較好的推廣性。”汪凱明說。
  在汪凱明看來,當前,我國煤層氣產業迎來了發展機遇期,但是需要持續地深化技術研究,持續地探索關鍵技術,加快配套工藝、材料、儀器(裝備)研發,進一步推動我國深部煤層氣產業向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國際經驗:創新技術、降低成本,讓資源更多、開發得更久
  提到美國的頁岩油氣革命,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在前些年的美國頁岩油氣革命大潮中,康菲石油的非常規油氣產量趨於前列。
  “康菲石油是唯一一家在美國本土48個州的四大盆地(特拉華、米德蘭、鷹灘和巴肯)占據核心地位的勘探與生產公司。與其他油氣公司相比,我們擁有更多的剩餘淨庫存。我們的生產總量每年可以增長5%,並且在更長時間內持續增長。”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白俊熹展示了他們在非常規油氣產品開發方麵的能力和願景。
  “我們的工業資源基礎成本低,每桶油32美元,其中包括間接成本和其他費用。我們相信,我們的庫存可以撐過整個價格周期。我們在鷹灘和巴肯的石油儲量足以支撐10年的石油生產。”說起他們的二疊紀油田項目,白俊熹如數家珍——
  康菲石油在特拉華盆地的勘探和開發項目越來越多,探明了豐富的油氣儲量,這是他們的主要油氣儲備。而且他們已經製定開發戰略,以便優化整個油氣田。目前,特拉華盆地項目屬於最佳狀態,在接下來10年當中產量將保持高個位數增長。
  米德蘭盆地的油氣項目也處於最佳狀態。在過去的10年中,它的油氣產量約占資源開發總量的1/3,同時以中低個位數的速度增長。他們利用新的鑽井技術、完井技術來提高效率。
  在鷹灘和巴肯盆地的黃金區域內,他們分別擁有20萬英畝、50萬英畝非常規油田,在過去10年綜合日產量約為33萬桶油當量,其中鷹潭油田的日產量以較低的個位數增長,巴肯油田的日增長率則較高。
  “2021年以來,我們已經成功完成了20個油田開發項目,釋放了大量的橫向開發潛力。如今我們有80%的油井長度達到或者超過1.5英裏。此外,2020年到2023年,油井的橫向長度增加了14%,並且未來還會繼續增長。”白俊熹信心滿滿地說,他們加大技術研發的投入,可以降低成本,並且與最初的完井狀況相比,最終采收率可提高65%。
  “我們並不是一個單一的勘探生產公司,在非傳統領域的知識和技術是我們的一個優勢。我們在加速學習,提高效率。另外,我們企業文化的核心就是持續改進,這一點已經融入我們的日常工作當中。技術的應用正在推動並且加速我們的改進工作。”白俊熹說,他們的許多創新技術可以提升價值,同時助力減少排放。他們通過在48個州實施減排項目,溫室氣體排放強度降低了50%。(中國礦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