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球礦業發展報告發布 戰略性新興礦產產量增長
發表時間 :2023-11-08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近日,中國地質調查局國際礦業研究中心礦業市場所首席研究員朱清在2023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發布了《全球礦業發展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戰略性新興礦產產量和貿易量均有所增長。
戰略性新興礦產產量快速增長
《報告》梳理了2022年鎳鈷鋰3種戰略性新興礦產資源的產量。
2022年,全球鋰的供需均大幅提升,供需缺口小幅擴大。2022年,全球金屬鋰產量為13.00萬噸,同比增長21.5%。全球最大鋰生產國澳大利亞的產量為6.10萬噸,同比增長10.3%。智利鋰產量增速全球最快,同比增長37.8%。全球金屬鋰消費量為13.40萬噸,同比增長41.1%,市場供需缺口為0.40萬噸。
2022年,全球鈷的供給增長超過需求,鈷基本麵從供不應求轉為供給過剩。2022年,全球鈷產量為19.40萬噸,同比上漲22.8%。剛果(金)是全球鈷產量最高的國家,產量同比增長9.2%,全球占比達67.0%。印度尼西亞2022年鈷產量激增,達1.00萬噸,同比增長270.0%,成為全球第二大鈷生產國。
2022年,全球鎳的供給增速大於需求,供應缺口縮小。2022年,全球精煉鎳產量為299.97萬噸,同比增長7.61%;全球精煉鎳市場供應短缺6.05萬噸,約占2021年短缺總量的41.93%。
《報告》顯示,2022年,國內戰略性新興礦產需求依舊旺盛,生產保持大幅增長。國內碳酸鋰產量為39.5萬噸,同比增長32.6%;國內鈷產量為9193.00噸,同比增長24.8%;國內鎳產量為17.41萬噸,同比增長5.2%。
全球戰略性新興礦產貿易量總體增加
《報告》顯示,除產量增加外,全球戰略性新興礦產貿易量也總體增加,中國在全球鋰鈷鎳礦產進口方麵占較大份額,且進口來源集中度高。
根據《報告》,全球碳酸鋰貿易量大幅增加,中國從智利進口的碳酸鋰數量增長接近1倍。2022年,全球碳酸鋰貿易量為25.3萬噸,同比增長33%。智利出口量占全球的42%,居全球第一。2022年,中國是全球第一的碳酸鋰進口國,進口量占全球進口總量的54%。我國主要從智利(90%)和阿根廷(9%)進口。中國從智利進口的碳酸鋰數量占智利出口量的72%。
全球鈷礦砂及其精礦貿易量增加,中國加大剛果(金)鈷礦砂及其精礦進口。2022年,全球鈷礦砂及其精礦貿易量為3萬噸左右,同比增長36%。中國是全球第一的鈷礦砂及其精礦進口國,進口量占全球進口總量的91%,同比增長38%,主要從剛果(金)(99.9%)進口。
全球鎳礦砂及其精礦貿易量減少,菲律賓削減其產量和出口量。2022年,全球鎳礦砂及其精礦貿易量為4365萬噸,同比減少18%。菲律賓是全球第一的鎳礦砂及其精礦出口國,出口量占全球出口總量的88%,同比減少11%。中國是全球第一的鎳礦砂及其精礦進口國,進口量占全球進口總量的92%,同比減少9%,主要從菲律賓(83%)進口。
此外,《報告》提及:2022年戰略性新興礦產鑽探項目數呈上升趨勢。在2022年全球已實施的鑽探項目中,戰略性新興礦產鑽探項目占比為14.3%,同比增長6.4%。
“新興礦業”概念股降溫
聚焦到資本市場,《報告》顯示,以新興礦產為主營業務的公司股價震蕩上升後回調,利潤增長迅速。2022年,全球平均鋰價上漲了150.0%,鋰輝石價格創下曆史新高。全球50強礦業公司中,5家鋰業公司總市值近1000億美元。贛鋒鋰業、華友鈷業首次進入全球50強礦業公司榜單,贛鋒鋰業2022年淨利潤同比增長超240.0%,華友鈷業2022年淨利潤同比增長約42.0%。
《報告》顯示,戰略性新興礦產融資額降幅較大。經曆了2021年的新一輪融資高峰後,2022年其總融資額降至22.51億美元,同比減少近40%,總融資項目數為295個。其中,鋰融資額為10.52億美元,占戰略性新興礦產融資額的46.8%。
並購交易方麵,戰略性新興礦產的交易"量增價減",市場轉向中小型項目。據標普全球市場財智數據,2022年全球戰略性新興礦產(鋰、鈷、鎳)並購交易總額為28.80億美元,同比減少58.5%;並購交易數為439宗,同比增加24.7%。其中,標的位於拉丁美洲和亞洲的新能源金屬礦產並購交易總額為19.58億美元,合計占全球戰略性新興礦產並購交易總額的68.0%。
根據《報告》,具體到每一種礦產元素來看,也基本符合"量增價減"之規律。2022年,鋰並購交易額為24.75億美元,同比減少47.2%,占戰略性新興礦產並購交易總額的85.9%;標的位於拉丁美洲和亞洲的鋰並購交易額為18.05億美元,占鋰並購交易總額的72.9%。鋰並購交易數為321宗,同比增加71.7%。鎳和鈷並購交易額分別為3.91億美元和0.14億美元,分別同比減少80.3%和94.7%。(上海證券報)
戰略性新興礦產產量快速增長
《報告》梳理了2022年鎳鈷鋰3種戰略性新興礦產資源的產量。
2022年,全球鋰的供需均大幅提升,供需缺口小幅擴大。2022年,全球金屬鋰產量為13.00萬噸,同比增長21.5%。全球最大鋰生產國澳大利亞的產量為6.10萬噸,同比增長10.3%。智利鋰產量增速全球最快,同比增長37.8%。全球金屬鋰消費量為13.40萬噸,同比增長41.1%,市場供需缺口為0.40萬噸。
2022年,全球鈷的供給增長超過需求,鈷基本麵從供不應求轉為供給過剩。2022年,全球鈷產量為19.40萬噸,同比上漲22.8%。剛果(金)是全球鈷產量最高的國家,產量同比增長9.2%,全球占比達67.0%。印度尼西亞2022年鈷產量激增,達1.00萬噸,同比增長270.0%,成為全球第二大鈷生產國。
2022年,全球鎳的供給增速大於需求,供應缺口縮小。2022年,全球精煉鎳產量為299.97萬噸,同比增長7.61%;全球精煉鎳市場供應短缺6.05萬噸,約占2021年短缺總量的41.93%。
《報告》顯示,2022年,國內戰略性新興礦產需求依舊旺盛,生產保持大幅增長。國內碳酸鋰產量為39.5萬噸,同比增長32.6%;國內鈷產量為9193.00噸,同比增長24.8%;國內鎳產量為17.41萬噸,同比增長5.2%。
全球戰略性新興礦產貿易量總體增加
《報告》顯示,除產量增加外,全球戰略性新興礦產貿易量也總體增加,中國在全球鋰鈷鎳礦產進口方麵占較大份額,且進口來源集中度高。
根據《報告》,全球碳酸鋰貿易量大幅增加,中國從智利進口的碳酸鋰數量增長接近1倍。2022年,全球碳酸鋰貿易量為25.3萬噸,同比增長33%。智利出口量占全球的42%,居全球第一。2022年,中國是全球第一的碳酸鋰進口國,進口量占全球進口總量的54%。我國主要從智利(90%)和阿根廷(9%)進口。中國從智利進口的碳酸鋰數量占智利出口量的72%。
全球鈷礦砂及其精礦貿易量增加,中國加大剛果(金)鈷礦砂及其精礦進口。2022年,全球鈷礦砂及其精礦貿易量為3萬噸左右,同比增長36%。中國是全球第一的鈷礦砂及其精礦進口國,進口量占全球進口總量的91%,同比增長38%,主要從剛果(金)(99.9%)進口。
全球鎳礦砂及其精礦貿易量減少,菲律賓削減其產量和出口量。2022年,全球鎳礦砂及其精礦貿易量為4365萬噸,同比減少18%。菲律賓是全球第一的鎳礦砂及其精礦出口國,出口量占全球出口總量的88%,同比減少11%。中國是全球第一的鎳礦砂及其精礦進口國,進口量占全球進口總量的92%,同比減少9%,主要從菲律賓(83%)進口。
此外,《報告》提及:2022年戰略性新興礦產鑽探項目數呈上升趨勢。在2022年全球已實施的鑽探項目中,戰略性新興礦產鑽探項目占比為14.3%,同比增長6.4%。
“新興礦業”概念股降溫
聚焦到資本市場,《報告》顯示,以新興礦產為主營業務的公司股價震蕩上升後回調,利潤增長迅速。2022年,全球平均鋰價上漲了150.0%,鋰輝石價格創下曆史新高。全球50強礦業公司中,5家鋰業公司總市值近1000億美元。贛鋒鋰業、華友鈷業首次進入全球50強礦業公司榜單,贛鋒鋰業2022年淨利潤同比增長超240.0%,華友鈷業2022年淨利潤同比增長約42.0%。
《報告》顯示,戰略性新興礦產融資額降幅較大。經曆了2021年的新一輪融資高峰後,2022年其總融資額降至22.51億美元,同比減少近40%,總融資項目數為295個。其中,鋰融資額為10.52億美元,占戰略性新興礦產融資額的46.8%。
並購交易方麵,戰略性新興礦產的交易"量增價減",市場轉向中小型項目。據標普全球市場財智數據,2022年全球戰略性新興礦產(鋰、鈷、鎳)並購交易總額為28.80億美元,同比減少58.5%;並購交易數為439宗,同比增加24.7%。其中,標的位於拉丁美洲和亞洲的新能源金屬礦產並購交易總額為19.58億美元,合計占全球戰略性新興礦產並購交易總額的68.0%。
根據《報告》,具體到每一種礦產元素來看,也基本符合"量增價減"之規律。2022年,鋰並購交易額為24.75億美元,同比減少47.2%,占戰略性新興礦產並購交易總額的85.9%;標的位於拉丁美洲和亞洲的鋰並購交易額為18.05億美元,占鋰並購交易總額的72.9%。鋰並購交易數為321宗,同比增加71.7%。鎳和鈷並購交易額分別為3.91億美元和0.14億美元,分別同比減少80.3%和94.7%。(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