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依法合規,礦企行穩致遠的根本保障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品牌活動  |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  正文
2023年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依法合規,礦企行穩致遠的根本保障
發表時間 :2023-11-22    來源:中國礦業報
  依法合規,降低風險,在高質量發展中行穩致遠,是礦業企業追求的共同目標,也是2023中國國際礦業大會法律政策環境分論壇上發言嘉賓重點關注的話題。
  當前全球礦業發展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氣候變暖和能源轉型加速演進,大國之間對關鍵能源礦產的爭奪日益明顯,地區衝突、國際製裁、貿易保護和社會許可等不斷對全球礦業投資構成貿易壁壘。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複蘇緩慢,我國礦業企業“走出去”麵臨更多新的風險和挑戰,合規經營和風險管理正在成為礦業企業的普遍共識和重要保障。
  正確認識企業合規建設
  投資金額大、投資周期長、退出成本高,天然的高風險性注定礦業投資尤其是國際礦業投資不同一般。同時,投資時間長必然帶來全過程的管理,涉及國家政策、法律法規、社會環境、經濟形勢、生產技術等多個方麵,貫穿投資全過程。每一項風險因素之間隨機組合,每一個跨國投資企業內外部風險之間相互傳導,都可能影響國際礦業投資項目的經濟效益和投資進展。
  如何把風險控製在可控範圍之內?紫金礦業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副總裁謝雄輝強調,在國際化運營中,合規運營至關重要。
  合規建設是企業長遠發展的生命保障線。當前,隨著我國高質量發展理念的不斷深化,我國企業的合規意識和管理風險的能力正在不斷提升。從發展趨勢上看,開始由監管部門等外部壓力轉為企業生存發展的內生需求,由最初的金融行業拓展到社會各個行業,由某一主體領域的專項合規逐步趨向全麵合規,由大型國有企業延伸到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相應地,合規的實踐內容也向建立合規管理組織、製定合規管理辦法、編製合規管理手冊、建立合規運行程序、建立合規評價機製、加強合規文化建設等,不斷豐富完善。
  談到合規和風控內控的關係,陝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法律部負責人馬一飛結合自身多年來在國有企業管理法務風控的實踐認識,從法務、合規、風險、內控等方麵道出了“法治陝煤”的四個關鍵思維。
  馬一飛認為,法務管理是商業思維,要擅用法律手段嚴控商業經營中的風險,盡可能地創造和保護企業權益;合規管理體現底線思維,要保證企業遵守法律法規、監管政策、行業標準、道德規範等;風險管理是權衡思維,通過風險承擔能力分析,企業在風險偏好和風險管理能力之間進行權衡,設置職責權限,明確關鍵節點和控製,促進業務處理規範化、標準化;內部控製是製衡思維,在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業務流程等方麵相互製約、相互監督,同時兼顧運營效率,保障企業的風險控製與企業目標相適應並在可承受的範圍內。
  “四個方麵協同的基礎在於關鍵思維的協同。”據介紹,當前陝煤通過建立內控、風控、合規、法務管理的信息係統,滿足集團和各經營部門內部控製、風險控製和合規管理法務信息的要求,明確了“管什麽”“怎麽管”,加強了“體係落地”“壓險控增”,取得階段性成果。
  信息化和智能化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但一定要夯實基礎,否則就會走彎路。馬一飛表示,在法律合規建設成果上,全麵發展合規管理體係,搭建智慧礦山、智慧法務係統,逐步邁向智能管理將是未來的一個方向。
  礦企境外投資的法律新風險
  隨著我國礦業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投資活動存在的諸多風險也頻繁暴露。除了傳統的法律合規、合同商務爭議和文化、習俗衝突等問題,企業在國際投資中還會麵臨資源民族主義、綠色礦業開發等其他非傳統風險。
  日前發布的《全球礦業發展報告2023》指出,2022~2023年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礦業政策出現密集調整,推動礦業產業鏈本土化和經濟複蘇。發達經濟體調整關鍵礦產戰略,更新關鍵礦產清單;發展中國家修改礦業製度和法律法規,強化資源管理等。
  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孫慶南律師表示,在海外礦業項目並購時要特別注意防範法律新風險。
  比如礦產所在國的關鍵礦產保護手段愈發多樣。從出口限製方麵看,2022年起,津巴布韋政府禁止出口未加工的原鋰,印尼也將逐步暫停銅、錫的出口;從外商投資審查方麵看,澳大利亞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對涉及稀土元素、鋰、石墨等關鍵礦產的收購項目進行嚴格審查;從東道國征收方麵看,2022年加拿大政府要求三家中國鋰礦企業撤出對某些加拿大公司的投資;從提高稅率和特許使用費方麵看,近年來許多非洲國家修改礦業法增加稅種;從環保要求方麵看,由於環保人士的抗議,2022年塞爾維亞政府吊銷了力拓礦業集團鋰礦項目的鋰礦勘探許可證。
  比如產品輸出國的供應鏈ESG要求。2022年7月,挪威《透明產業鏈法案》正式實施……相關國家相繼出台法案。
  再如,產品輸出國的本地發展戰略。歐盟《關鍵原材料法案》計劃到2030年,歐盟總體每年在歐洲本土開采的戰略原材料占歐盟年消耗量至少10%,加工的戰略原材料占歐盟年消耗量至少40%;回收的戰略原材料占歐盟年消耗量至少15%;在任何相關加工階段,從單一第三方國家進口的戰略原材料占歐盟年消耗量不超過65%。未來可能會影響產品或下遊產品輸往歐盟的礦產企業。
  風險防控實踐及應對建議
  隨著礦業政策不斷調整,經濟環境瞬息萬變,綠色礦業投資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糾紛和矛盾日益顯現。
  “堅持依法合規運營,才能保障項目行穩致遠。” 謝雄輝表示打鐵仍需自身硬,以波格拉金礦項目為例,紫金礦業正是遵循了高標準依法合規,在麵對巴新政府關於環境損害、非法銷售及偷逃稅款等指控時能夠合法應對,敢於運用法律武器維權。
  談到剛果(金)政府針對TFM銅鈷礦項目投資協議重新審查,謝雄輝強調,企業要嚴格審查投資並購項目中礦權、股權,確保在任何時候都是合法合規,確保合作協議尤其是與政府簽訂的合作協議得到完整履行。“此外,境外運營還須遵從涉外法律、東道國文化、習俗和國際標準。”
  據介紹,為防範產生強迫勞動、歧視、欺淩和騷擾風險,紫金礦業提前預防、未雨綢繆,對國際勞工組織、歐盟、美國及境外權屬企業所在國的各項公約、法律進行研究,對標完善企業內部製度、勞動合同,持續跟蹤各類相關政策法規動態,形成了《企業行為準則》《人力資源管理政策聲明》《境外企業防欺淩和騷擾管理指南》等內部規範和指引手冊。
  針對礦業投資的長周期,孫慶南律師則從三個維度提出專業建議。即,投資前對東道國的法律環境和投資環境以及產品輸出國的供應鏈管理要求進行充分盡職調查,合理評估項目預期收益與風險,勿操之過急;項目運營中建立風險預警機製,關注東道國以及產品輸出國的法律政策發展動向,加強與東道國政府機關的溝通,強化項目運營合規管理,依法投資、守法經營;糾紛發生時,利用協商、調解、外交、仲裁多種手段解決爭議。
  要想妥善化解矛盾、處理糾紛,從容應對各類風險挑戰,既要修煉“內功”,還要善於借助“外腦”。
  “礦業糾紛的本質問題就是長周期中利益分配的問題。”北京仲裁委員會/北京國際仲裁中心國際案件管理處長張皓亮表示,仲裁作為有效避開地方保護糾紛的保護機製,正在成為礦業領域投資糾紛的重要解決途徑,受到企業的重視。
  礦業交易標的物的特殊性、交易信息的技術性和交易過程的不穩定性等,決定了礦企需要的是有經驗、懂實踐、重習慣的法律人。張皓亮認為,“一個專業的、一線的、能夠懂得整個礦業行業的仲裁員正是首選。”
  礦產資源分布的不均衡性決定了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完全依靠國內資源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作為全球化程度最深的行業之一,隻有堅持礦業命運共同體理念,營造有利於礦業繁榮發展的礦業政策法律環境,加強全球礦業市場要素信息共享和礦業供應鏈產業鏈穩定融合,促進國際礦業合作,才能促進全球礦業可持續發展。(中國礦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