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論壇信息披露篇|走出去,一定要掌握通行的遊戲規則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品牌活動  |   海外礦業高級投資論壇  |  正文
海外論壇信息披露篇|走出去,一定要掌握通行的遊戲規則
發表時間 :2017-12-06    來源:礦業報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為積極倡導引進來、走出去,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走出國門,向國際市場邁進。礦業行業也不甘落後,為謀求新的發展空間紛紛向國際市場進軍。然而,一些企業對外投資存在盲目、非理性的行為,難以為繼。中國企業如何更持久地在國際市場做出出色成績、適應國際市場的需求?如何規避市場陷阱、適應國際礦產資源信息披露規則?
  在近日由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主辦的第二屆海外礦業投資高層論壇上,來自礦業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從礦產資源儲量信息披露方麵介紹了礦業企業走出去需要注意的規則。
  地礦行業誠信自律體係建設中
  社會信用體係是維護社會基本經濟關係和基本道德準則的基石,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體係是否健全和完善主要標準之一,是一切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有關專家認為,中國企業走出去,需要立一個規矩,定一個標準。中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需要誠信規範標準,國際經濟秩序健康發展,更需要誠信製度;礦業企業、地勘單位走出去要有中國的誠信體係標準規範,在國際上要樹立中國礦業良好形象,力爭使我們的誠信體係標準得到國際互認。這樣中國礦業企業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才能建立起更好的投資合作關係。
  礦產資源具備資產屬性,而勘查活動圍繞這一經濟產品而發生,受外部環境礦業權變現快、回報率高、失信成本低等因素的影響,勘查造假、違法轉包、成果資料虛假、礦權評估虛高等現象在地質勘查與礦業權交易中時有發生。這些行為擾亂了勘查市場秩序,損害了國家、礦業投資者和礦業權人的利益,製約了地勘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同時,建立行業社會信用體係不僅是市場完善與發展的需要,也是適應政府職能轉變、行業發展的需要。“隨著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建設的不斷推進,國家行政審批製度改革的不斷深化,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後,國土資源部為加強地質勘查事中、事後監管,強化行業自律組織作用,實現從行政審批管理轉向行業自律自治,支持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建設地礦行業誠信自律體係建設,以維護公平競爭、開放有序的礦業市場秩序。”來自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的龔羽飛博士表示。
  不久前,國務院出台的《關於取消一批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中規定,地質勘查資質審批取消。取消後,國土資源部通過製定發布開展地質勘查的標準和規範,充分發揮地質勘查行業組織自律作用,建立地質勘查單位“黑名單”製度等,推動對失信者實行聯合懲戒監管,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龔羽飛表示,雖然我國礦業行業社會信用體係已經逐步建立起來了,但仍需要進一步加強標準體係的建立,比如製定、完善並發布滿足市場需求的地質勘查標準和規範;地質勘查單位執業能力分類分級標準;地礦行業信用等級評價標準(地勘單位信用信息公示製度)等。
  他還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發展行業協會的作用,建立協會商會與政府間的信用信息互聯共享機製,推進行業自律和監管執法的良性互動,同時也要完善服務體係。
  國外礦產資源和儲量信息披露標準
  礦產資源和儲量分類標準是企業從事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礦業權交易的依據,也是國家進行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管理的基礎。
  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礦產資源和儲量信息披露規則,在國際市場上著名規則有CRIRSCO分類模板、澳大利亞JORC規範、加拿大NI43-101標準等。
  麵對不同的標準形式,我國該實行什麽樣的標準形式,是否應該建立相應的協會和合資格人製度?
  對此,供職於美國博德公司的高級地質師劉培文表示,“各主要礦業國家都有自己的標準體係,他們也會列舉出自己認可的專業組織及會員。我們不能迎合所有的礦業國家規則,必須製定適合國際市場的且符合國情的規則。所以,我們的礦業企業走出去的定位是適應國際市場的發展,而不是適應各國的標準。當前的任務就是建立我國的標準體係和合資格人製度。”
  此外,劉培文還介紹了礦產資源信息披露的規則:透明性原則、實質性原則、合資格性的內涵和外延;披露基準日和有效期的把握;報告語言的理解和保密免責。
  他認為,礦產項目按照地質勘查程度、開發研究、礦權狀態及生產建設狀態越分越細,定義起來十分困難。應該以結果為導向劃分:第一階段是隻找到礦化,連靶區都沒有確定;第二階段是找到靶區,但還不能估算資源量;第三階段有了資源量,還不能轉化為儲量;第四階段可以估算儲量。
  對於我國礦業相關的標準體係,劉培文建議:一是在某些方麵給披露人和合資格人更多的彈性;二是在接受國際專業協會、報告標準和專業設計方麵有更多的彈性;三是從礦業發展的動態角度考慮;四是對於沒有達到預期的條款進行不定期地修訂。
  合資格人製度是國際礦業資本市場的“通行證”
  2014年1月,我國首批29位澳大利亞合資格人被授予資格證書,這標誌著他們在海外礦業評估報告上的簽字,將獲得澳、美、非洲等國際社會普遍認可,也為我們礦業走出去,推動風險地質勘查資本市場建設打下了基礎。
  此次壇論會上,SRK中國主任谘詢師陳源為大家詳細地介紹了合資格人製度。他表示,合資格人製度是一種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規範為依據、以道德規範和市場規則為約束,管理合資格人責任、權力、利益的製度。其中,合資格人包括:地質、測量、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采礦、選礦、技術經濟、礦權估值師等工程師。
  他表示,合資格人製度的作用是滿足市場需求,獲得市場認可。主要表現在:一是合資格人要對原始技術資料的獲取負責。當前,我國地質勘查工作由擁有勘查資質的地質隊依據相應技術規範執行,地質隊負責原始資料的質量,其中,探槽、鑽孔、坑道施工承包給擁有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執行;樣品加工、化驗和選礦試驗由擁有資質的化驗室負責。而勘查報告(普查、詳查和勘探)完成資源量估算工作,其權威性和壟斷性結果不受市場製約。所謂合資格人的責任是指在工程施工、樣品加工和測試過程中的任何質量問題,合資格人需要作為第一責任人承擔責任。二是原始技術資料合格性確認。我國缺失該程序的約束,目前由地質隊對其資料的真實性進行承諾簽字。合資格人在出具市場需求的技術報告時,確認原始技術資料的合格性是必要步驟之一,即不合格的原始技術資料不能用於資源量和儲量估算。三是現場盡職調查。如果發現存在重大問題,合資格人要提出補救措施,也可能盡職調查工作就此終止。四是資源量估算驗證與報告編寫。五是儲量轉換驗證與報告編寫。六是編寫礦權估值報告等。
  此外,對於我國的合資格人製度,他建議,一是盡快實施我國的合資格人製度,以替代勘查資質、礦產儲量評估師和礦業權評估師職業資格等取消後的市場角色;二是有關機構要加強溝通,盡快獲得證券交易所的支持,以將我國的合資格人製度完全融入礦業權市場;三是在合資格人製度試運行基礎上,推動違規處罰的法律、法規的建立;四是修改、建立適應市場需求的行業技術規範等。
  風正起時好揚帆。我們相信,中國礦業在國家經濟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將闖過嚴冬的蕭條,向著繁榮昌盛的方向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