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屬價格仍將繼續探底
發表時間 :2016-03-01 來源:
【導讀】截至目前,基本金屬市場已連續下跌5年。對此,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昨日表示,支撐金屬價格的引擎已經熄火,目前的實際價格還遠遠高於長期底部價格,國際金屬價格仍將繼續探底。
截至目前,基本金屬市場已連續下跌5年。對此,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昨日表示,支撐金屬價格的引擎已經熄火,目前的實際價格還遠遠高於長期底部價格,國際金屬價格仍將繼續探底。
金屬需求端
對中國市場依賴加深
“自2000年起,中國對金屬的需求增長驚人,是推動金屬價格10年牛市的核心驅動力。”林采宜表示,以銅和鋁為例,截至2015年,中國精煉銅的年消費量達到1140萬噸,占全球消費總量的50.2%,在2000年之後,除中國以外其他國家的銅消費總量事實上開始呈現下降態勢,在此期間中國貢獻了全球對銅的全部新增需求。2015年中國鋁的年消費量同樣快速擴張至2400萬噸,占全球鋁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48%。
不過,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和強勁需求造就了基本金屬長達10年的大牛市,同時也導致金屬市場需求結構的高度集中。林采宜稱,在此後中國經濟增速降檔,經濟結構調整的背景下,對中國的需求的高度依賴同樣也使金屬市場迎來了幾十年一遇的寒冬。不僅中國,事實上,未來若幹年全球經濟的前景都不樂觀,全球對金屬原材料的需求勢必長期處於低迷狀態。
“中國經濟經濟結構調整導致製造業增速持續放緩,支撐金屬價格的引擎已經熄火,金屬價格的下行周期將格外漫長。”林采宜稱,在全球貨幣政策分化的大背景下,美元進入長期走強的趨勢同樣對基本金屬需求產生一定的負麵影響,對大多數金屬消費國而言,意味著進口成本的提高。
基本金屬供應仍充裕
林采宜表示,就供給側來看,在未來中長期的時間跨度內,我國仍具備充沛的金屬原材料供應來源,供過於求的局麵短期內無法扭轉。可以預期金屬價格缺乏來自於供給收縮的支撐。
由於大宗商品市場的不景氣,傳統和新興的資源出口國的貨幣經曆了一輪劇烈下挫。林采宜稱,匯率的貶值一方麵體現了市場對這些資源出口國未來經濟前景的悲觀預期,但另一方麵卻大幅降低了礦產的生產和出口成本,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以美元計價的價格下跌所造成的不利影響,緩解了出口商減產的壓力,不利於供給的收縮。
對於基本金屬供給收縮遲緩的原因,林采宜補充道,其一,在金屬價格下挫的環境下,擁有資源稟賦優勢的出口大國能夠通過維持產量來穩定和擴大市場份額,最大限度發揮自身的成本優勢;其二,在過去的10年,礦產供給的結構在發生改變,南美和非洲等新興資源出口國的市場份額在不斷擴大,造成這一轉變的原因不僅僅是單純的價格因素,更重要的是法律、政策進步下對礦產資源投資開發環境的改善。
上一篇:3月各大煤企下水煤價格普漲10元
下一篇: 國內鋼廠采購需求增加 鐵礦石價格觸底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