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地科技集團河南省第一地質礦產調查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許軍強:覆蓋區找礦理論創新與有效技術方法構建及重大找礦突破
發表時間 :2024-07-03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6月17日,豫地科技集團河南省第一地質礦產調查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許軍強在2024中國探礦者年會上表示,通過對河南崤山地區覆蓋區進行科研、地調、勘查深度的融合,創新高效勘查組合方法,找礦取得重大突破,潛在經濟價值500億元。

圖為豫地科技集團河南省第一地質礦產調查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許軍強發言
許軍強指出,我國很多重要礦產對外依存度高。到2025年,有13種戰略性礦產資源對外依存度超過65%;到2030年,我國40種主要礦產中近三分之二的礦產資源高度對外依存,提升礦產資源保障程度任重道遠。
我國在基岩出露區淺表礦產被發現殆盡,地勘界將目光投向覆蓋區等找礦領域。許軍強表示,但是由於覆蓋區礦化信息的難發現、難識別、難定位,以及地球物理勘查技術的多解性和常規地球化學勘查技術的局限性,覆蓋層以下的基岩和構造分布不易查明,尤其是貴金屬礦、有色金屬礦等礦種,未形成有效的礦產勘查方法。
許軍強介紹,崤山地區是小秦嶺-崤山-熊耳山-外方山金銀鉬多金屬成礦帶的一部分,相鄰的小秦嶺、熊耳山地區已發現眾多金、鉬等大型、特大型礦床,但幾十年來崤山地區沒有取得找礦突破,僅僅探明了幾個小型金礦。為此,中國地質調查局、河南省財政地勘基金等先後在崤山東部黃土覆蓋區部署礦調、科研、勘查項目22項,投入勘查資金1.6億元,並使用了廣域電磁法測量、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測深、土壤活動態電吸附、烴汞氣測量等非常規物化探試驗工作,取得了四方麵的創新成果:一是建立了區域成礦模式;二是建立區域二維尺度和三維尺度的預測模型;三是深度融合地物化遙指標特征構建綜合信息找礦模型;四是試驗多手段地球物理地球化學方法,實現覆蓋區勘查技術方法組合創新應用。
許軍強表示,通過覆蓋區找礦理論和勘查技術方法創新應用,首次在崤山黃土覆蓋空白區探獲中河大型銀鉛鋅礦床,老裏灣礦區取得突破性進展,規模達到了大型礦山;在崤山金礦外圍黃土覆蓋區,龍臥溝礦區達中型金礦規模,發現老裏灣大型銀多金屬礦床;在小秦嶺南部覆蓋區探獲董家墊大型銀礦,在中河-老裏灣圈出9個找礦靶區。直接勘查及推廣應用探獲主要資源量金16.03噸、銀5052噸、鉛鋅111萬噸、銅6923噸、錳5.9萬噸,镓482噸、銦101噸、鎘1813噸,潛在經濟價值500億元。
許軍強指出,覆蓋區找礦理論和勘查技術方法創新應用極大的推動了崤山及周邊覆蓋區找礦重大突破,終結了崤山地區找礦“隻見星星,不見月亮”的曆史,使崤山地區成為我國新的貴金屬基地。

圖為豫地科技集團河南省第一地質礦產調查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許軍強發言
我國在基岩出露區淺表礦產被發現殆盡,地勘界將目光投向覆蓋區等找礦領域。許軍強表示,但是由於覆蓋區礦化信息的難發現、難識別、難定位,以及地球物理勘查技術的多解性和常規地球化學勘查技術的局限性,覆蓋層以下的基岩和構造分布不易查明,尤其是貴金屬礦、有色金屬礦等礦種,未形成有效的礦產勘查方法。
許軍強介紹,崤山地區是小秦嶺-崤山-熊耳山-外方山金銀鉬多金屬成礦帶的一部分,相鄰的小秦嶺、熊耳山地區已發現眾多金、鉬等大型、特大型礦床,但幾十年來崤山地區沒有取得找礦突破,僅僅探明了幾個小型金礦。為此,中國地質調查局、河南省財政地勘基金等先後在崤山東部黃土覆蓋區部署礦調、科研、勘查項目22項,投入勘查資金1.6億元,並使用了廣域電磁法測量、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測深、土壤活動態電吸附、烴汞氣測量等非常規物化探試驗工作,取得了四方麵的創新成果:一是建立了區域成礦模式;二是建立區域二維尺度和三維尺度的預測模型;三是深度融合地物化遙指標特征構建綜合信息找礦模型;四是試驗多手段地球物理地球化學方法,實現覆蓋區勘查技術方法組合創新應用。
許軍強表示,通過覆蓋區找礦理論和勘查技術方法創新應用,首次在崤山黃土覆蓋空白區探獲中河大型銀鉛鋅礦床,老裏灣礦區取得突破性進展,規模達到了大型礦山;在崤山金礦外圍黃土覆蓋區,龍臥溝礦區達中型金礦規模,發現老裏灣大型銀多金屬礦床;在小秦嶺南部覆蓋區探獲董家墊大型銀礦,在中河-老裏灣圈出9個找礦靶區。直接勘查及推廣應用探獲主要資源量金16.03噸、銀5052噸、鉛鋅111萬噸、銅6923噸、錳5.9萬噸,镓482噸、銦101噸、鎘1813噸,潛在經濟價值500億元。
許軍強指出,覆蓋區找礦理論和勘查技術方法創新應用極大的推動了崤山及周邊覆蓋區找礦重大突破,終結了崤山地區找礦“隻見星星,不見月亮”的曆史,使崤山地區成為我國新的貴金屬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