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製的幾點建議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行業風向  |   行業資訊  |  正文
關於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製的幾點建議
發表時間 :2025-02-27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體(ti) 現在:首先,有助於(yu) 推動綠色發展。通過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可以引導全社會(hui) 更加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實現經濟發展與(yu) 生態環境保護的共贏;其次,提升生態產(chan) 品供給能力。通過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激發市場活力,促進生態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提高生態產(chan) 品供給質量和數量,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優(you) 美生態環境需求;再次,增強生態治理動能。將生態產(chan) 品的價(jia) 值轉化為(wei) 經濟收益,使生態保護者得到合理回報,激發全社會(hui) 參與(yu) 生態保護的積極性;最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有助於(yu) 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促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為(wei) 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目前,對於(yu) 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的研究處於(yu) 探索階段,存在科學基礎比較薄弱、製度設計不夠完善和市場工具不夠充裕等問題。現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夯實生態產(chan) 品物質量和價(jia) 值量評估的科學基礎

  準確評估生態產(chan) 品的物質量和價(jia) 值量是實現其價(jia) 值的首要前提。

  物質量評估能夠直觀地反映生態係統所提供的各類物質產(chan) 品和服務的數量,例如森林資源的木材蓄積量、水資源的可供水量、濕地的生物多樣性豐(feng) 富度等。需要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監測技術與(yu) 方法,包括樣地調查、遙感監測和模型模擬等進行量化分析和相互驗證。

  生態產(chan) 品的價(jia) 值量評估則更為(wei) 複雜,涉及將生態產(chan) 品的各種功能與(yu) 服務轉化為(wei) 經濟價(jia) 值。一方麵,對於(yu) 像農(nong) 產(chan) 品、木材等具有市場交易的有形生態產(chan) 品,可依據市場價(jia) 格進行價(jia) 值核算。另一方麵,對於(yu) 如調節大氣、土壤保持、調節氣候和涵養(yang) 水源等市場外的無形生態係統服務,需采用諸如替代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條件價(jia) 值法等非市場價(jia) 值評估方法。然而,由於(yu) 理論依據、科學認知和評估技術方法等方麵的限製,目前的生態價(jia) 值核算存在著諸多不確定性。若漠視這種不確定性,價(jia) 值核算很可能變成一種數字遊戲,不僅(jin) 起不到滿足國家戰略和社會(hui) 實踐需求的目的,甚至還會(hui) 產(chan) 生誤導決(jue) 策的消極作用。

  因此,建議:采用係統思維認知生態係統的整體(ti) 屬性、科學劃分生態係統及其提供的產(chan) 品與(yu) 服務的類型和邊界、使用盡可能誤差小的評估模型和方法,以此減少生態價(jia) 值核算不確定性的有效途徑。另外,在評估結果應用中,應當注意區分背景條件、生態係統自身波動和決(jue) 策失誤造成的生態係統服務價(jia) 值的變動,審慎分析核算結果,隻有這樣,生態補償(chang) 和責任追究等措施才能科學合理。

  二、優(you) 化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的製度設計

  製度在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過程中起著根本性的引導和規範作用。

  首先,完善產(chan) 權製度是關(guan) 鍵環節。明確各類生態產(chan) 品的產(chan) 權歸屬,無論是自然資源資產(chan) 的所有權還是經營權、使用權等相關(guan) 權益,都應清晰界定,從(cong) 而為(wei) 生態產(chan) 品進入市場交易創造前提條件。例如,對於(yu) 森林資源,可以通過林權製度改革,將林權明確到具體(ti) 的經營主體(ti) ,激發其對森林資源的保護與(yu) 合理開發利用的積極性。

  其次,建立健全生態補償(chang) 製度。針對生態產(chan) 品的提供者,尤其是在生態保護紅線區域、水源涵養(yang) 地等重要生態功能區,由於(yu) 其為(wei) 了維護生態係統的完整性和服務功能而限製了自身的開發活動,應給予合理的經濟補償(chang) 。補償(chang) 標準可參考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評估和主體(ti) 功能區劃結果,並綜合考慮社會(hui) 經濟和生態區位條件、區域經濟發展階段和水平等因素確定。同時,探索多元化的補償(chang) 方式,如資金補償(chang) 、技術補償(chang) 、政策補償(chang) 等,以提高補償(chang) 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最後,構建生態產(chan) 品交易製度。搭建規範的生態產(chan) 品交易平台,製定交易規則,包括交易的產(chan) 品類型、質量標準、價(jia) 格形成機製等。例如,在碳排放交易市場中,明確碳排放權的分配、交易流程以及違規處罰等規定,促進碳減排這一生態產(chan) 品的價(jia) 值實現,推動企業(ye) 積極采取節能減排措施,提高生態資源的配置效率。中國核證自願減排量是中國碳市場的重要補充機製,應當在拓寬方法學覆蓋範圍和優(you) 化方法學、強化項目審批流程和項目運行監管、加大市場建設力度等方麵加以改進和完善。

  三、創新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的市場工具

  市場工具的創新能夠有效拓寬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的渠道。

  一是開發綠色金融產(chan) 品。在綠色信貸產(chan) 品設計方麵,根據生態產(chan) 品項目的特點和資金需求,設計定製化的信貸產(chan) 品,將信貸利率與(yu) 生態產(chan) 品項目的生態效益指標掛鉤;在綠色債(zhai) 券設計方麵,明確募集資金將用於(yu) 符合條件的生態產(chan) 品項目,如可再生能源項目、生態修複工程等,對綠色債(zhai) 券進行嚴(yan) 格的綠色認證,確保其符合國際或國內(nei) 公認的綠色標準;在綠色保險產(chan) 品設計方麵,確定多樣化保險責任範圍,除了傳(chuan) 統的自然災害保險責任外,還應包括生態破壞責任、生態產(chan) 品質量保證責任等。

  二是打造具有知名度的生態品牌。通過品牌營銷提升生態產(chan) 品的附加值,如有機農(nong) 產(chan) 品品牌、生態旅遊目的地品牌等。利用互聯網、新媒體(ti) 等多種營銷渠道,加強宣傳(chuan) 推廣,提高生態產(chan) 品在市場中的競爭(zheng) 力和知名度,吸引更多消費者購買(mai) 生態產(chan) 品或參與(yu) 生態旅遊等活動,從(cong) 而實現生態產(chan) 品的價(jia) 值增值。

  三是探索生態產(chan) 業(ye) 化模式創新。在生態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創新上,培育生態種植與(yu) 養(yang) 殖融合模式,構建循環農(nong) 業(ye) 體(ti) 係提升農(nong) 產(chan) 品附加值。發展立體(ti) 農(nong) 業(ye) ,充分發揮不同生物在空間和時間上的互補性。在生態旅遊產(chan) 業(ye) 化創新上,構建“生態旅遊+文化體(ti) 驗”新模式。深入挖掘當地曆史文化、民俗文化與(yu) 生態環境的融合點。在“生態旅遊+科技應用”模式上,利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提升遊客體(ti) 驗。在生態資源開發利用產(chan) 業(ye) 化創新上,探索資源開發與(yu) 生態保護協同模式。如對一些受損的湖泊、濕地等水域進行生態修複,恢複其水質淨化、生物棲息等功能後,適度開發水上生態旅遊項目,如濕地觀鳥、生態遊船等,將生態資源的修複價(jia) 值轉化為(wei) 旅遊經濟價(jia) 值。

  綜上所述,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工作需要從(cong) 科學評估基礎的夯實、製度設計的優(you) 化以及市場工具的創新等多方麵協同推進,從(cong) 而構建起完善的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體(ti) 係,促進生態環境保護與(yu) 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與(yu) 共贏。(中國經濟時報)(作者係北京大學城市與(yu) 環境學院教授 李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