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有色地勘局日前召開2025年工作會(hui) 議,回顧總結2024年各項工作,分析形勢任務,安排部署2025年重點任務。
甘肅省自然資源廳黨(dang) 組成員、副廳長林軍(jun) 紅對今後工作提出要求:一要心係“國之大者”,準確把握工作方向,全力保障能源資源安全、服務自然資源管理、生態文明建設和地質災害防治;二要聚焦“省之要者”,服務保障社會(hui) 發展,不斷夯實能源資源保障能力,提升項目實施質效,積極融入全省所需;三要立足“責之重者”,彰顯使命擔當作為(wei) ,要圍繞重大戰略,立足平台建設,狠抓隊伍建設,不斷奏響地勘事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強音。
會(hui) 議指出,過去的一年,甘肅省有色地勘局常態化縱深推進“三抓三促”行動,堅定信心謀發展、聚勢賦能促提升,全局經濟向好、產(chan) 業(ye) 向新、民生向暖,彰顯了發展的韌性和活力。2024年,全局總收入同比增長14.79%,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末年度收入目標。與(yu) 此同時,該局地質找礦穩步推進,全年共提交礦床和礦產(chan) 地17處(大型1處、中型6處、小型10處)、礦點12處、礦化點9處、找礦靶區14處、勘查區塊6處;水工環地質砥礪篤行,共實施水工環地質、測繪地信和岩心鑽探項目830個(ge) ,為(wei) 更有效服務全省生態文明建設與(yu) 防災減災工作做出堅實有力的保障。此外,該局科研平台建設亮點頻現,通過融入全省大局、不斷強化科技創新,激活“一室一心”的內(nei) 生動力,《凹凸棒石黏土礦產(chan) 地質勘查規範》填補了我國凹凸棒石地質勘查地方標準的空白;“黃河上遊幹旱半幹旱區邊坡生態修複技術”入選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修複創新適用技術名錄;技術成果工程化推廣應用取得良好效益。該局隴南礦勘院已獲省委編辦批複,經積極主動溝通協調,建院籌備各項工作穩步推進,未來將憑借自身專(zhuan) 業(ye) 之優(you) 、技術之實、經驗之富,有力服務甘肅省構建“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
甘肅省有色地勘局黨(dang) 委書(shu) 記、局長陳建國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十五五”發展謀劃之年,全局上下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麵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wei) 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一是加快構建產(chan) 業(ye) 發展新格局。堅持“一核引領、兩(liang) 級支撐、兩(liang) 業(ye) 提升、全局協同”的產(chan) 業(ye) 發展格局,以更大決(jue) 心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更強力度強化礦業(ye) 開發支撐角色、更好成效展現水工環引擎作用、更新作為(wei) 提升延伸產(chan) 業(ye) 整體(ti) 實力。二是持續激發創新發展新動能。重點實驗室建設要按下“快進鍵”、創新中心建設要跑出“加速度”、創新機製建設要謀定“新思路”。三是有力實現平安建設新升級。要持之以恒強化安全生產(chan) 、一以貫之增進民生福祉、堅持不懈厚植地勘文化。四是積極展現黨(dang) 建工作新成效。不斷以凝心鑄魂匯聚強大力量,以選賢任能激勵幹部擔當,以人才賦能強化發展支撐,以強基固本打造堅強堡壘,以先鋒引領推動黨(dang) 員示範。(中國礦業(ye) 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