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從(cong) 中國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獲悉,工信部、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印發《銅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中國銅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明顯提升。銅原料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力爭(zheng) 國內(nei) 銅礦資源量增長5%—10%。
中國已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銅產(chan) 品生產(chan) 國和消費國。工信部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中國精煉銅、銅加工材產(chan) 量2024年均位列世界第一,產(chan) 業(ye) 規模增長迅速,技術水平也不斷提升。與(yu) 此同時,產(chan) 業(ye) 發展還麵臨(lin) 資源保障能力不足、產(chan) 業(ye) 結構有待完善等突出問題,亟須加快推進產(chan) 業(ye) 技術升級改造,提升綠色化智能化發展水平。
《實施方案》明確了資源保障、技術創新、結構調整、綠色智能轉型等重點任務。前述負責人表示,中國銅資源儲(chu) 量較為(wei) 豐(feng) 富,但資源稟賦不佳,難以有效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應用需求,亟須加強資源勘探開發和高效高值利用。《實施方案》提出的具體(ti) 措施包括推動國內(nei) 增儲(chu) 上產(chan) 、鼓勵礦產(chan) 資源綜合利用、強化二次資源回收利用。
《實施方案》同時明確,圍繞新能源、電子信息等關(guan) 鍵領域需求,重點培育銅產(chan) 業(ye) 專(zhuan) 精特新、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高科技企業(ye)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