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油氣勘探開發十大標誌性成果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行業風向  |   行業資訊  |  正文
2024年全國油氣勘探開發十大標誌性成果
發表時間 :2025-01-27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一、持續大力提升勘探開發力度,國內(nei) 油氣產(chan) 量當量首超4億(yi) 噸

  

  2024年,國內(nei) 油氣產(chan) 量當量首次超過4億(yi) 噸,連續8年保持千萬(wan) 噸級快速增長勢頭,“穩油增氣”發展形勢進一步鞏固。其中,原油產(chan) 量達2.13億(yi) 噸,相比2018年增產(chan) 2400萬(wan) 噸;天然氣產(chan) 量2464億(yi) 立方米,近6年年均增長130億(yi) 立方米以上。我國最大油氣田—中國石油長慶油田累計生產(chan) 油氣當量突破10億(yi) 噸。大慶、勝利等老油田持續穩產(chan) ,發揮重要基礎作用。海洋、非常規油氣成為(wei) 上產(chan) “主陣地”。海洋油氣快速上產(chan) ,建成多個(ge) 新油氣田,產(chan) 量當量超8500萬(wan) 噸;頁岩油持續鞏固三個(ge) 示範區(新疆吉木薩爾、大慶古龍和勝利濟陽)和一個(ge) 主產(chan) 區(長慶慶城)的增產(chan) 格局,產(chan) 量快速提升至600萬(wan) 噸,同比增長超過30%;頁岩氣產(chan) 量保持250億(yi) 立方米以上規模;深層煤岩氣產(chan) 量僅(jin) 用3年時間快速提升至25億(yi) 立方米,成為(wei) 天然氣增產(chan) 新亮點。

  

  二、鄂爾多斯盆地強化非常規勘探,助力全國最大油氣基地建設

  

  鄂爾多斯盆地堅持勘探開發一體(ti) 化、地質工程一體(ti) 化,在非常規油氣領域加強探索,不斷擴大煤岩氣勘探成果,持續提升頁岩油建產(chan) 規模,多措並舉(ju) 推動老油氣田穩產(chan) ,不斷鞏固全國最大油氣生產(chan) 基地建設。勘探方麵,長慶等油田創新煤岩氣成藏地質理論,鑽遇優(you) 質含氣煤岩,新增探明煤岩氣地質儲(chu) 量超過千億(yi) 立方米;蘇裏格致密氣、伊陝斜坡東(dong) 部奧陶係落實多個(ge) 天然氣規模增儲(chu) 區。2024年,鄂爾多斯盆地油氣產(chan) 量當量約9750萬(wan) 噸,持續保持全國最大油氣產(chan) 區地位。其中,原油產(chan) 量超3800萬(wan) 噸,姬塬、安塞等老區持續保持高效穩產(chan) ,頁岩油新區建產(chan) 力度不斷加大,慶城頁岩油整裝大油田建成300萬(wan) 噸/年生產(chan) 能力。盆地天然氣產(chan) 量超720億(yi) 立方米,蘇裏格大氣田保持300億(yi) 立方米高產(chan) 穩產(chan) ,大吉氣田成為(wei) 我國首個(ge) 百萬(wan) 噸油氣當量煤岩氣田。

  

  三、新疆地區新領域勘探獲重大突破,油氣產(chan) 量當量達6600萬(wan) 噸

  

  新疆地區準噶爾、塔裏木等重點含油氣盆地持續加強基礎地質研究,深化全油氣係統理論認識,強化新區新領域風險勘探,全力做好超深層碳酸鹽岩、頁岩油、庫車等探區天然氣上產(chan) 工作,推動全區2024年油氣產(chan) 量當量達6600萬(wan) 噸。深化全油氣係統理論認識,在塔裏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新區新領域持續獲勘探突破。塔西南落實了一個(ge) 億(yi) 噸級規模儲(chu) 量區,順北超深層大油氣田勘探開發持續推進,我國首口自主設計井深超萬(wan) 米科探井—塔科1井鑽探深度超1萬(wan) 米,成功取出全球萬(wan) 米深地第一筒岩心。新疆地區多個(ge) 油氣田持續穩產(chan) 高產(chan) ,富滿油田原油產(chan) 量突破300萬(wan) 噸、順北油氣田產(chan) 量達到300萬(wan) 噸油當量,瑪湖油田保持280萬(wan) 噸產(chan) 量,中曼溫北等油田產(chan) 量突破70萬(wan) 噸油當量,博孜-大北氣田產(chan) 量提升至96億(yi) 立方米。

  

  四、四川盆地天然氣勘探亮點紛呈,天然氣產(chan) 量突破700億(yi) 立方米

  

  四川盆地積極培育天然氣增儲(chu) 上產(chan) 大場麵,在常規氣、致密氣及頁岩氣等多個(ge) 領域獲得勘探重大突破,並通過持續強化產(chan) 能建設、做好老區開發調整、不斷優(you) 化開發方式等措施全麵推動天然氣產(chan) 量提升。2024年,全盆地天然氣產(chan) 量突破700億(yi) 立方米。勘探方麵,常規氣茅口組累計探明天然氣地質儲(chu) 量超3000億(yi) 立方米,川中致密氣持續培育須家河組兩(liang) 大千億(yi) 立方米級增儲(chu) 主陣地;頁岩氣在大安、瀘州、自貢等深層領域落實3個(ge) 千億(yi) 立方米規模儲(chu) 量區,涪陵頁岩氣田達成累計探明儲(chu) 量超萬(wan) 億(yi) 立方米裏程碑。開發方麵,我國硫化氫含量最高的整裝大氣田—渡口河-七裏北氣田全麵建成,涪陵頁岩氣田推進立體(ti) 開發分類調整,整體(ti) 采收率由12.6%上升至26.8%。2024年,四川盆地年產(chan) 量突破700億(yi) 立方米,近六年年均增產(chan) 超40億(yi) 立方米,國內(nei) 首個(ge) “千億(yi) 立方米”天然氣戰略保障大基地建設蹄疾步穩。

  

  五、海洋油氣增儲(chu) 上產(chan) 再獲佳績,原油連續5年增產(chan) 超200萬(wan) 噸

  

  我國海上油氣勘探開發持續發力,通過創新建立複合陸緣盆地成藏、超淺層天然氣富集新模式,通過持續加快新區建設,全力做好老區調整,積極提升深海油氣開發設計、建造、安裝及生產(chan) 運營能力等措施,推動海洋油氣產(chan) 量持續規模提升。在珠江口複合陸緣盆地推動惠州19-6構造深層-超深層整體(ti) 評價(jia) ,發現我國南海儲(chu) 量最大碎屑岩油田,探明油氣地質儲(chu) 量億(yi) 噸級油當量;在瓊東(dong) 南盆地探獲全球首個(ge) 超深水超淺層千億(yi) 立方米大氣田—陵水36-1氣田,開辟了全球深水天然氣勘探新領域。2024年,我國海上最大油田—渤海油田原油日產(chan) 突破10萬(wan) 噸大關(guan) ,創油田開發建設近60年來曆史最高水平,連續4年保持原油生產(chan) 基地首位,累計生產(chan) 原油超5.6億(yi) 噸。我國首個(ge) 深水高壓氣田“深海一號”二期天然氣開發項目(陵水25-1氣田)順利投產(chan) ,“深海一號”大氣田高峰年產(chan) 量大幅提升。2024年,我國海洋油氣產(chan) 量當量超8500萬(wan) 噸,其中,原油產(chan) 量連續5年增產(chan) 超200萬(wan) 噸,為(wei) 我國原油2億(yi) 噸持續穩產(chan) 發揮重要作用。

  

  六、頁岩油勘探開發領域持續擴展,先行示範區建設成果豐(feng) 碩

  

  初步形成了中國特色的陸相頁岩油開發技術係列及配套工藝,鄂爾多斯、鬆遼、準噶爾、渤海灣等盆地頁岩油產(chan) 區主體(ti) 開發技術基本定型,新區新領域頁岩油勘探持續拓展。新疆吉木薩爾國家級陸相頁岩油示範區2024年累計產(chan) 量突破100萬(wan) 噸,成為(wei) 首個(ge) 年產(chan) 突破百萬(wan) 噸的國家級示範區。大慶示範區建設進入快車道,夾層型頁岩油獲重大突破。勝利濟陽示範區頁岩油年產(chan) 量50萬(wan) 噸,提前一年完成示範區產(chan) 量任務目標。長慶慶城頁岩油產(chan) 量連續6年保持30萬(wan) 噸/年增幅,已建成300萬(wan) 噸產(chan) 區。四川盆地複興(xing) 北區部署興(xing) 頁9井試獲百方高產(chan) ,展現四川盆地頁岩油規模增儲(chu) 新場麵。

  

  七、海洋工程技術裝備加快創新,實現重要突破

  

  我國海洋油氣工程裝備緊跟發展需求,積極推動智能化技術應用,加速深海油氣勘探開發技術裝備研製。我國自研地震勘探裝備實現突破,相繼在多個(ge) 海域實現規模化應用,標誌著我國海上油氣勘探開發邁入高精度探測新時代,為(wei) 海上深層超深層油氣勘探提供高端裝備和技術支撐。我國自研裝置成功應用在水深1500米“深海一號”二期工程。我國深水油田主要生產(chan) 設施亞(ya) 洲第一深水導管架平台“海基二號”和亞(ya) 洲首艘圓筒型浮式生產(chan) 儲(chu) 卸油裝置(FPSO)“海葵一號”在流花油田成功投用。“海基二號”和“海葵一號”的投用,大幅降低工程建設和生產(chan) 成本,帶動中國高端海洋裝備高速發展。

  

  八、油氣勘探開發與(yu) 新能源加快融合,厚植行業(ye) “綠色家底”

  

  油氣行業(ye) 積極擁抱綠色轉型發展理念,加快油氣勘探開發與(yu) 新能源融合,持續推動生產(chan) 用能清潔替代、新能源規模化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yu) 封存(CCUS)/二氧化碳捕集與(yu) 封存(CCS)等負碳產(chan) 業(ye) 發展,為(wei) 油氣上遊高質量發展“增綠添新”。中國石油和中國華能聯合牽頭的中央企業(ye) CCUS創新聯合體(ti) 正式啟動,吉林油田累計注入二氧化碳360萬(wan) 噸、提高原油采收率20%以上。中國石化江蘇油田推進風光互補協同供電,支撐自發綠電1.4億(yi) 千瓦時全額消納,年減排二氧化碳11.8萬(wan) 噸,油氣生產(chan) 用電自發綠電占比達到39%,建成“源網荷儲(chu) ”高比例綠電替代示範區。中國海油國內(nei) 海上首個(ge) 國產(chan) 膜CCS示範項目—惠州32-5油田CCS工程正式回注。陝西延長石油加強煤化工低成本二氧化碳捕集、低滲致密油藏非混相驅油、壓裂高效改造增產(chan) 、油藏全空間二氧化碳封存安全評價(jia) 及監測技術的研發,保障二氧化碳安全有效封存。

  

  九、油氣上遊數智化跨代升級,加快培育壯大新質生產(chan) 力

  

  油氣上遊緊跟時代步伐,加快數智化轉型升級,有力支撐行業(ye) 提質降本增效,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中國石油發布700億(yi) 參數昆侖(lun) 大模型,模型參數從(cong) 330億(yi) 升級到700億(yi) ,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視覺識別、多模態交互、科學計算等專(zhuan) 業(ye) 能力大幅提升,在專(zhuan) 業(ye) 大模型、場景大模型方麵取得積極進展。中國石化加強智能油氣田建設規劃實施,建成了覆蓋所有油氣田的工業(ye) 物聯網、集團級的勘探開發數據資源中心、油氣生產(chan) 信息化平台、勘探開發業(ye) 務協同平台、地質工程一體(ti) 化平台、勘探開發專(zhuan) 業(ye) 軟硬件共享平台。中國海油海洋油氣裝備“智能工廠”全麵投產(chan) ,國內(nei) 首個(ge) 海洋油氣裝備“智能工廠”全麵建成,形成可有效指導海洋油氣生產(chan) 平台上部模塊智能化建造的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

  

  十、延長石油踐行“穩油增氣”發展戰略,產(chan) 量當量突破2000萬(wan) 噸

  

  延長石油穩步推進“原油千萬(wan) 噸以上穩產(chan) 30年”及“天然氣150億(yi) 方產(chan) 能倍增”工程,全年油氣產(chan) 量當量達2000萬(wan) 噸規模,同比淨增200萬(wan) 噸,為(wei) 陝北革命老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千萬(wan) 噸原油穩產(chan) 持續推進,研發特低滲油藏滲吸-驅替滲流理論與(yu) 注水係列技術,油田綜合遞減率由2021年的7.3%降低至2024年的5.3%,推動2024年原油產(chan) 量達1169萬(wan) 噸。百億(yi) 立方米級天然氣大氣區建設取得突破,強化混合井網立體(ti) 開發技術和碳酸鹽岩氣藏高效酸壓新技術規模應用,儲(chu) 量動用程度達到76%,平均單井產(chan) 量從(cong) 0.7萬(wan) 方/天提高到1.25萬(wan) 方/天,推動延安氣田天然氣年產(chan) 量首次突破100億(yi) 立方米,為(wei) 我國再添一個(ge) 百億(yi) 立方米大氣田。

  

  來源:國家能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