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從(cong) 自然資源部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我國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施以來,已取得一係列重大找礦成果,一大批共伴生、低品位資源轉化為(wei) 可利用資源,大宗緊缺礦產(chan) 和戰略新興(xing) 礦產(chan) 國內(nei) 保障程度大幅提升,優(you) 勢資源掌控能力進一步增強,重要礦產(chan) 自給能力大幅提升,能源資源安全保障基礎持續鞏固。
據自然資源部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2024年,全國共提供戰略性礦產(chan) 勘查區塊超過1400個(ge) ,創近十年來曆史新高。中央和地方財政加大投入,並拉動和引領社會(hui) 資金,“十四五”累計投入找礦資金4000億(yi) 元,其中社會(hui) 資金占92%。
通過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我國能源資源保障能力持續提升。深層煤層氣勘探開發進入快車道,探明地質儲(chu) 量突破5000億(yi) 立方米;發現全球首個(ge) 超深水超淺層大型氣田,新增天然氣探明地質儲(chu) 量超1000億(yi) 立方米;新發現10個(ge) 億(yi) 噸級油田、19個(ge) 千億(yi) 方級氣田,三門峽盆地實現油氣調查新突破,對全國中小盆地油氣勘查具有引領示範作用;鈾礦資源量也大幅增加,探獲10個(ge) 大型以上鈾礦床,在甘肅涇川發現特大型鈾礦。
在銅、鋁、鐵等大宗礦產(chan) 方麵,找礦同樣取得重大突破,為(wei) 建設製造強國奠定資源基礎;鋰、鋯鉿、氦氣、稀土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礦產(chan) 取得重大突破,為(wei) 我國戰略新興(xing) 領域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提供了有力資源保障;鎢、鉬、銻、螢石、石墨等優(you) 勢礦種資源量實現較大幅度增長,進一步鞏固了我國的資源優(you) 勢。上述進展表明,我國將與(yu) 全球資源生產(chan) 國共同推動市場穩定與(yu)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繁榮,滿足世界需求。
在礦產(chan) 綜合利用技術上,我國也取得重大突破,大量“非礦”資源轉化為(wei) 可利用資源。例如,通過加大選礦技術攻關(guan) 力度,攻克一係列低品位、難選冶、共伴生礦產(chan) 資源綜合利用技術,並實現工程化應用;根據礦產(chan) 資源采選冶新技術,組織開展共伴生、低品位資源評價(jia) ,將一大批“呆礦”變“活礦”、小礦變大礦、一礦變多礦,大幅延長礦山服務年限,提高了經濟社會(hui) 和生態環境效益。此外,300多項礦產(chan) 資源節約與(yu) 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得到推廣應用,礦業(ye) 產(chan) 值增加超過3700億(yi) 元。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