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中國礦業十大新聞
發表時間 :2017-01-11 來源: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
由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組織評選的“2001年中國礦業十大新聞”揭曉。它們是:
一、新中國成立以來首部礦產資源規劃正式實施
4 月1 1 日, 我國首部《全國礦產資源規劃》經國務院批準正式實施。這是自新中國成 立以來出台的第一部全國礦產資源規劃, 是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管理曆史上的一個裏程碑, 標誌著我國礦產資源管理的重大轉折。
二、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開鑽, 中國從此由地質大國走向地質強國
8 月4 日, 中國地質界幾代人夢寐以求的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 在江蘇省東海縣毛北 村正式開鑽, 成井深度將達5 0 0 0米。這對於展示我國地學工程水平, 深化人們對地殼成 分、結構及其發展演化規律的認識, 促進我國地球科學理論發展和地球探測技術水平的提高,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中國地質“野戰軍”正式組建
令人關注的中國地質“野戰軍”建設進入實施階段。這標誌著我國基礎性、 公益性地質 與商業性地質工作正式開始分體運行, 是我國地勘業的一次重大改革。1 1 月2 5 日, 中共 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溫家寶做出重要批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 委員長鄒家華為組建地質“野戰軍”題詞。
四、我國在內蒙古發現特大型氣田, 有望列入世界知名大氣田行列
內蒙古伊克昭盟地區發現一個特大型氣田──蘇裏格氣田, 天然氣地質儲量規模達到5 0 0 0 億立方米以上, 其中2 0 0 0年達到探明程度的為 2 2 0 4 億立方米, 並已評審通過。 地質綜合研究和鑽探資料表明, 蘇裏格氣田具有含氣麵積大、儲量豐度高、氣層物性好、單 井產量高等特點, 單井最高日產氣量達到 1 2 0萬立方米, 平均近6 0 萬立方米, 是迄今為 止在鄂爾多斯盆地發現的最好的氣藏。據現已掌握的資料和專家預測, 蘇裏格氣田最終可累 計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7 0 0 0 億立方米以上, 不僅是中國第一大氣田, 而且將列入世界知 名大氣田行列之中。
五、中國黃金管理體製改革有重大舉措
2 0 0 1 年, 中國黃金市場化進程邁出重要一步, 黃金生產、加工、銷售企業打破5 0 年隔絕的怪圈。中國黃金協會的成立是國家黃金管理體製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中國黃金市場開放的重要標誌性事件之一。 中國黃金協會會員單位覆蓋全國, 基本形成了以黃金為主導, 以生產、加工、銷售為鏈 條的“ 大黃金”產業格局。它必將以整體姿態為應對“入世”後複雜多變的黃金市場發揮重 要的促進作用。
六、非金屬礦業已成為中國第三大礦業產業
2 0 世紀末, 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已成為我國第三大礦業產業, 工業總產值達 5 1 2 億元, 企業超過1 0 萬個, 2 0 0 1 年非金屬礦出口創匯達 2 5億美元。
七、礦業四大國有公司海外上市
中石油、中石化、中油海洋、中國鋁業公司4 家特大型國有礦業企業相繼在海外上市, 開創了國企改革的新篇章。
八、我國首次進入藏北無人區探查世界最高的鹽湖
繼征服南北極之後, 我國首次進入藏北無人區科考。由國土資源部立項, 中國地質科學 院執行的這一項目, 以研究新生代第四紀湖泊資源、地質和生態係統及其演化規律為主。首 次使用世界上第一台水陸兩棲履帶式鑽機, 探查世界最高的鹽湖。
九、柴達木盆地天然氣至少可穩定供氣 4 0 年
國家重點項目西氣東輸工程經國務院批準, 國家計委正式立項。其中, 重點工程澀北- 西寧-蘭州管線, 以日均供氣1 0 0 0萬立方米計算, 按最保守估計, 柴達木盆地天然氣資 源可保證穩定供氣4 0 年。
十、廣西南丹發生特大透水事故致 8 1 人死亡, 此事故引起中央領導高度重視, 中央派出調查組進行調查
2 0 0 1 年7 月1 7日淩晨 3時多, 廣西南丹縣大廠鎮龍泉礦冶總廠下屬的拉甲坡錫礦 、龍山礦發生礦井灌水特大事故。事故遇難者共 8 1人, 直接經濟損失8 0 0 0 餘萬元。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誌嚴肅查處廣西南丹“ 7 ·1 7 ”特大透水事故的指示, 國 務院調查組在礦井水排幹之後, 立即展開事故原因的調查, 有關部門已對事故責任人依法進 行處理, 對事故中的涉黑、涉惡及經濟犯罪等問題繼續深入調查。
上一篇:2000年中國礦業十大新聞
下一篇:2002年中國礦業十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