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國礦業十大新聞
發表時間 :2017-01-11 來源: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
由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組織評選的“2010年中國礦業十大新聞”揭曉。它們是:
1.國家能源委員會成立,溫家寶總理出任主任
2010年1月27日,國家能源委員會成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任能源委主任、副總理李克強任副主任,外交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工信部、科技部等部委領導出任委員。
2.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成果豐碩,地質找礦新機製鎖定“358”目標
2010年10月9日,國土資源大調查礦產資源評價成果報告會宣布,自1999年開始的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實施以來,累計新發現礦產地900餘處,其中大型、特大型礦產地152處;新增一批重要礦產資源量,其中煤炭1300億噸、鐵礦石50億噸、銅3850萬噸、鋁土礦4.49億噸、金1830噸、鉀鹽4.68億噸。
2010年11月4日,國土資源部在全麵推進地質找礦新機製座談會上明確提出“3年有重大進展,5年有重大突破,8年重塑地質礦產勘查開發格局”的“358”目標,業內將這次部署稱為“全國地質找礦行動計劃”。
3.資源稅改革新疆試點,石油天然氣從價計征
2010年5月17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決定,新疆將原油、天然氣資源稅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稅率5%。同年6月1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印發《新疆原油天然氣資源稅改革若幹問題的規定》,這意味著我國醞釀數載的資源稅改革以新疆為試點正式啟動。
4.中國稀土管理政策引關注,商務部稱符合國際規範和世貿規則
2010年10月15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表示,中國近期根據國內法律法規對稀土產業采取必要的管理和限製,其核心目的是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國對稀土的開采、生產加工和出口環節采取的管理措施,符合國際規範和世貿規則。此前,我國對稀土管理的政策引起國際社會特別是發達國家的關注。
5.油氣產量達到5000萬噸,中海油建成海上大慶
2010年12月21日,我國國內海上油氣產量達到5000萬噸,相當於建設了一個“海上大慶”。這是中國海油發展史也是中國石油工業發展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
6.中緬油氣管道開工建設,中俄原油管道竣工投產
2010年6月3日,在緬甸首都內比都,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和緬甸聯邦政府總理登盛共同見證中緬石油天然氣管道工程開工。9月27日,全長1000公裏的中俄原油管道工程全線竣工,11月2日中俄原油管道漠河站投產,12月19日中俄原油管道林源末站進油投產。中俄原油管道建設是中俄能源合作新的裏程碑,標誌著中俄能源合作進入新階段。
7.國土資源部發布綠色礦業指導意見,首批37家國家級綠色礦山評出
2010年8月13日,國土資源部發布貫徹落實全國礦產資源規劃,發展綠色礦業建設綠色礦山工作指導意見文件,提出發展綠色礦業的明確要求,並確定2020年基本建立綠色礦山格局的戰略目標。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據此組織開展了首批國家級綠色礦山的申報與評選工作。同年10月26日,在眾多申請單位中評選出37家“國家級綠色礦山”示範試點礦山。
8.全球首套煤製烯烴項目試車成功,核心裝置采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
2010年8月8日,全球首套以煤炭為原料生產石化產品聚烯烴生產線--神華集團包頭煤製烯烴工程,打通工藝全流程並且投料試車一次成功。該項目包括年產180萬噸煤基甲醇聯合化工裝置、年產60萬噸甲醇基聚烯烴聯合石化裝置及配套工程等,核心裝置采用了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甲醇製烯烴技術。
9.礦業職工郭明義事跡感動中國,全國掀起向郭明義學習熱潮
2010年10月11日,郭明義同誌先進事跡首場報告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此前,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就學習宣傳郭明義同誌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
郭明義是鞍鋼礦業公司職工,參加工作30多年來,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是人民群眾心目中的 “愛心使者”。2010年10月19日,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向礦業界發出學習郭明義同誌倡議書,全國礦業行業掀起向郭明義同誌學習的熱潮。
10.第一座快中子反應堆首次臨界,我國第四代核能技術實現重大突破
2010年7月21日,中國第一座快中子反應堆--中國實驗快堆首次成功臨界。其形成的核燃料閉合式循環,可使鈾資源利用率提高至60%以上,也可使核廢料產生量得到相應降低,實現放射性廢物最小化。中國實驗快堆首次臨界是我國核電領域的重大自主創新成果,意味著我國第四代先進核能係統技術實現了重大突破,中國核能發展從此跨入新時代。
上一篇:2009年中國礦業十大新聞
下一篇:2011年中國礦業十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