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國礦業十大新聞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聯合行動  |   十大新聞  |  正文
2011年中國礦業十大新聞
發表時間 :2017-01-11    來源: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
  由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組織評選的“2011年中國礦業十大新聞”揭曉。它們是:
  1.煤礦職工工傷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列入《煤炭法》
  2011年4月22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了《煤炭法》部分條款修改案,國家主席胡錦濤簽署第45號主席令予以公布。《煤炭法》第四十四條修改為:“煤礦企業應當依法為職工參加工傷保險繳納工傷保險費。鼓勵企業為井下作業職工辦理意外傷害保險,支付保險費”。
  2.國務院發布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22條意見
  2011年5月19日,《國務院關於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出台,“意見“提出對稀土資源實施更為嚴格的保護性開采政策和生態環境保護標準,盡快完善稀土管理法律法規,依法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堅持控製總量和優化存量,加快實施大企業大集團戰略,積極推進技術創新,提升技術水平,淘汰落後產能等,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此前,國土資源部已在江西省贛州市劃定設立首批11個稀土國家規劃礦區。
  此舉顯示,提高稀土產業集中度將成為國家對稀土產業調控的重點,而鼓勵優勢企業兼並重組則是重要舉措之一。
  3.頁岩氣探礦權首次公開招投標
  2011年7月18日,國土資源部在京舉行頁岩氣探礦權出讓招標項目中標簽約儀式,分別與中標企業簽訂了《頁岩氣探礦權出讓合同》,並頒發了頁岩氣勘查許可證。
  這次頁岩氣探礦權招標出讓是我國油氣資源管理製度改革的一次創新,對於構建科學合理、公開公正、高效廉政的油氣資源管理新機製,促進頁岩氣勘探開發,加快我國頁岩氣產業化、規模化發展,提高我國油氣資源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4.我國獲印度洋國際海底礦區勘探權
  2011年8月2日,外交部新聞發言人馬朝旭在答記者問時表示,中國大洋協會在位於西南印度洋的國際海底區域內,獲得1萬平方千米勘探礦區。在合同有效期內,中國大洋協會在上述礦區對多金屬硫化物資源享有專屬勘探權,並在未來開發該項資源時享有優先開采權。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國際海底區域及其資源是人類的共同財產。中方開展國際海底資源勘探活動,有助於了解和利用國際海底資源,提高對深海的科學認知水平和有效保護海底環境,服務於全人類的共同利益。
  5.中石化發現我國埋藏最深的海相大氣田
  2011年9月16日,儲量超千億噸的大氣田--元壩氣田通過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委員會專家組審定,這是迄今國內埋藏最深的海相大氣田。
  元壩氣田位於四川省廣元、南充和巴中市境內,是中石化集團繼發現國內最大海相整裝氣田普光氣田之後,在四川盆地發現的又一個大型海相氣田。元壩氣田探明含氣麵積155.33平方千米,氣藏埋深6240米至6950米,平均埋深6673米。元壩氣田的發現井1井在2007年11月試產時,每日獲得天然氣50.3萬立方米。目前,已有7口井9層試獲日產天然氣超百萬立方米。中國石化集團計劃到2015年末建成34億立方米的年生產能力。
  6.國務院決定修改完善三部有關海洋石油開采的法規
  2011年9月21日,國務院通過了“關於修改《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關於修改《對外合作開采陸上石油資源條例》”、“關於修改《資源稅暫行條例》”等三項決定,這是我國在保護海洋資源方麵邁出的重要一步。
  2011年7月5日,國家海洋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有關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的調查情況,認定康菲公司為漏油事故責任者,應承擔事故的法律責任。
  7.我國首次發布“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
  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聯合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研發並推出的“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CIOPI)正式出台。2011年10月10日,“10月份第一周的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首次向社會公布。“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由“國產鐵礦石價格指數”和“進口鐵礦石價格指數”兩個分項指數組成,均以1994年4月份價格為基數(100點)。從2011年10月起,該指數按周發布。以後,每月月底還將對上月的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變化趨勢進行分析並發布。
  8.《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十二五”規劃》發布,首批40個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啟動
  2011年11月15日,國土資源部正式印發《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十二五”規劃》,“規劃”提出,未來五年我國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工作將圍繞全麵調查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現狀及潛力、開展先進適用關鍵技術研發和推廣、建設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和示範工程以及構建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長效機製四大任務展開。
  “規劃”提出的總體目標為:基本查清我國20多個重要礦種資源開發利用效率現狀;全麵提高礦產資源高效開發和節約利用水平;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和規模顯著提高;建設60個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實施600個示範工程;建立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長效機製。
  2011年10月27日,國土資源部、財政部與河北、山東、湖北等21個省級人民政府以及中石油、神華集團等6個中央礦業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推動油氣、煤炭、鈾礦、黑色金屬、有色金屬、稀有稀土、化工非金屬等7大領域的40個示範基地建設工作。
  9.國務院通過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
  2011年10月19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2011-2020年)》。《綱要》明確提出今後一個時期我國地質礦產勘查工作的目標任務:通過實施找礦戰略,實現新的重大突破,形成一批重要礦產資源戰略接續區,建立重要礦產資源儲備體係,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有力的資源保障和產業支撐。一要加強基礎地質調查與研究;二要加強重要礦產勘查;三要實施以企業為主體的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示範工程,發展礦產資源領域循環經濟。
  10.我國完成深水鑽井平台首次遠航
  2011年12月9日,我國“海洋石油981”深水鑽井平台完成從浙江舟山順利到達南海珠江口附近海域的首次遠航,曆時8天,行程977海裏。“海洋石油981”是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第6代3000米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代表了當今世界海洋石油鑽井平台技術的最高水平。南海是中國主要的深海油氣產區。此次順利完成深水鑽井平台遠航,意味著我國有關企業將有可能在南海獨立進行其深海油氣生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