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征程中,福建省正以前瞻性的戰略和紮實的行動,進一步落實自然資源產(chan) 權製度改革,為(wei) 自然資源的保護、管理和可持續發展書(shu) 寫(xie) 新的篇章。日前,“福建自然資源改革發展”媒體(ti) 調研行活動行進至龍岩市,深入了解當地自然資源改革發展新貌的雙輪驅動。
近年來,龍岩在自然資源管理領域積極探索創新,推行全類型不動產(chan) “帶押過戶”全程網辦模式、大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為(wei) 地方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注入了新動力。
探索便民利企舉(ju) 措:全類型不動產(chan) “帶押過戶”全程網辦“全程網辦非常便捷,政府部門與(yu) 銀行的介入,讓我對交易特別有安全感。”在龍岩市不動產(chan) 登記中心,一位正在辦理二手房購買(mai) 手續的市民了解到,現在在銀行一個(ge) 端口就可辦理所有手續,一個(ge) 工作日內(nei) ,網簽備案、資金監管、繳交稅費、不動產(chan) 登記等多個(ge) 環節業(ye) 務全部辦結,覺得十分便利。
在傳(chuan) 統二手房交易中,抵押的房產(chan) 需賣方還清貸款注銷抵押權後才能過戶,耗時長、辦事煩,給群眾(zhong) 和企業(ye) 帶來諸多不便。《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出台,規定抵押期間,抵押人可以轉讓抵押財產(chan) ,抵押財產(chan) 轉讓的,抵押權不受影響,為(wei) 不動產(chan) “帶押過戶”提供了法律依據。
龍岩積極響應,先行先試,印發《龍岩中心城區全麵推行不動產(chan) “帶押過戶”全程網辦工作方案》,率先推行全類型不動產(chan) “帶押過戶”全程網辦模式,將“一張表”抵押登記創新舉(ju) 措充分運用於(yu) “帶押過戶”過程中,實現不動產(chan) “帶押過戶”全流程多事項“一件事、一次辦、線上辦”。同時,該模式引入國有置業(ye) 擔保機構強化資金監管,最大限度保障交易安全,最大程度上解決(jue) 群眾(zhong) 、企業(ye) 消費融資需求,以實際行動為(wei) 激活二手房市場貢獻力量。
龍岩市不動產(chan) 登記中心主任李國釗介紹,龍岩開展房產(chan) “帶押過戶”始於(yu) 2014年。為(wei) 妥善處置法院強製拍賣開發企業(ye) 不良資產(chan) ,打破對已設定抵押權的房產(chan) 無法辦理轉移登記的“無據可依”困局,龍岩探索出“在押”的房產(chan) 交易登記在一定條件下可“帶押過戶”的創新做法,有效解決(jue) “在押”房產(chan) 交易登記過程中存在的難題。隨著這一模式的成功實施,龍岩將“在押”房產(chan) 交易登記模式延伸至所有的二手房交易登記業(ye) 務,常態化開展此項工作,逐步構建起一套成熟的“在押”房產(chan) “帶押過戶”模式,對後續全類型“帶押過戶”全程網辦的推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李國釗表示,2022年,龍岩進一步強化部門協作,提出了“不破體(ti) 製破機製”,全麵優(you) 化業(ye) 務流程,在全國創新搭建不動產(chan) 交易登記一體(ti) 化平台,通過一體(ti) 化平台,推動“帶押過戶”提檔升級:“全流程網辦”打破時空限製,全時全域網上申辦、全程零紙質材料提交,進一步提高服務便利度;“全類型覆蓋”充分滿足業(ye) 主和群眾(zhong) 多元化辦事需求,實現不動產(chan) 登記和抵押貸款“無縫銜接”,有效提升辦事滿意度;“全過程閉環”建立健全風險管控機製,以數字化手段推動各環節監管有力度。
據介紹,自2014年以來,龍岩已辦理不動產(chan) “帶押過戶”業(ye) 務量4千餘(yu) 件,累計涉及賣方抵押金額約34.8億(yi) 元,其中全程網辦件累計1千餘(yu) 筆,極大降低交易成本,激發市場活力。
推行全類型不動產(chan) “帶押過戶”全程網辦模式,是龍岩不動產(chan) 統一登記製度落地以來推行一係列便民利企服務舉(ju) 措的縮影。近年來,龍岩充分發揮山區城市的後發優(you) 勢,不斷深化不動產(chan) 登記體(ti) 製機製改革,深入開展不動產(chan) 登記隊伍作風常態化建設,實現業(ye) 務提效和服務提質,多項工作全國領先,登記時效和營商環境指標優(you) 異,創新做法獲推廣,其不動產(chan) 登記中心也榮獲眾(zhong) 多榮譽稱號。
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大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
今年4月,自然資源部等七部委聯合印發《進一步加強綠色礦山建設的通知》,要求生產(chan) 礦山全麵推進綠色礦山建設。隨後,福建省自然資源廳等八部門印發《福建省綠色礦山建設管理辦法》,明確細化綠色礦山建設要求、申報流程、名錄管理要求以及監督管理等工作,以加快礦業(ye) 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助力福建礦業(ye) 高質量發展。
為(wei) 引導礦山企業(ye) 走出一條科學開采、高效利用、生產(chan) 環保的路子,近年來,龍岩市積極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將綠色礦山建設納入礦產(chan) 資源規劃,優(you) 先選擇能夠實現礦地綜合利用、規模聚集的地點,嚴(yan) 禁大礦小開、一礦多開,促進礦業(ye) 集中化、規模化、基地化發展,促進礦產(chan) 行業(ye) 綠色發展;製定印發《龍岩市市級綠色礦山創建庫工作方案(試行)》,建立市級綠色礦山建設工作體(ti) 係,引導礦山企業(ye) 按綠色標準建設,落實“邊開采、邊治理”要求,確保新建礦山建成即達綠色礦山標準;積極引導礦山企業(ye) 通過強化技術和管理創新、引進先進適用新設備、新工藝等方式,全麵提升礦產(chan) 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
龍岩高嶺土股份有限公司正是當地綠色礦山建設的典範之一,係全國陶瓷原料用高嶺土生產(chan) 供應基地,集采礦、選礦、研發、銷售於(yu) 一體(ti) ,2020年1月被納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
“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守護好綠水青山。”龍岩高嶺土股份有限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說,在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方麵,企業(ye) 嚴(yan) 格落實“邊開采、邊治理”要求,控製粉塵、噪聲,規範排土場管理,確保廢水循環利用,多年來累計投入大量資金用於(yu) 植被恢複和水土保持,實現礦區環境天藍、地綠、水淨,綠化覆蓋率達可綠化麵積的100%。
作為(wei) 科技創新型企業(ye) ,龍岩高嶺土股份有限公司還通過多種手段,不斷探索提高資源綜合回收率,保持較高的采礦回采率、選礦回收率和尾礦綜合利用率,利用技術改造開發高端產(chan) 品,緩解環境壓力,創造經濟效益;圍繞建設現代數字化礦山目標,建立產(chan) 學研用科技創新平台,推動生產(chan) 技術工藝裝備現代化,淘汰落後設備,實現節能減排和降本增效。
目前,龍岩市綠色礦山創建工作已全麵鋪開,成功創建多礦種的省級以上綠色礦山20家,其中國家級8家、省級12家,創建數位居全省第一。
近年來,龍岩在自然資源管理領域積極實踐、探索創新舉(ju) 措,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據介紹,龍岩將繼續深化改革創新,為(wei) 實現經濟與(yu) 生態協同共進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不懈努力,貢獻更多自然資源管理“龍岩方案”。(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