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自然資源局,中國地質調查局及部其他直屬單位,各派出機構,部機關(guan) 各司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chan) 資源法》(以下簡稱新《礦產(chan) 資源法》)已於(yu) 2024年11月8日經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十二次會(hui) 議審議通過,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為(wei) 做好新《礦產(chan) 資源法》貫徹實施工作,現就有關(guan) 事項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新《礦產(chan) 資源法》頒布實施的重大意義(yi)
礦產(chan) 資源是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礦產(chan) 資源勘查開發事關(guan) 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礦產(chan) 資源法》實施30多年來,對於(yu) 促進礦業(ye) 發展,加強礦產(chan) 資源勘查、開發利用和保護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隨著經濟社會(hui) 發展,我國礦產(chan) 資源領域出現不少新情況新問題,需要對《礦產(chan) 資源法》進行全麵修訂。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礦產(chan) 資源開發利用和安全保障工作。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wei) 《礦產(chan) 資源法》修訂工作指明了方向。新《礦產(chan) 資源法》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確立了我國礦產(chan) 資源管理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製度體(ti) 係, 是礦產(chan) 資源領域的基礎性、統領性法律,在我國礦業(ye) 法治史和礦業(ye) 發展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yi) 。
新《礦產(chan) 資源法》是習(xi) 近平法治思想和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自然資源領域的生動實踐,是貫徹落實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的重要舉(ju) 措,對保障國家礦產(chan) 資源安全、推動礦產(chan) 資源管理法治化、維護礦業(ye) 權人合法權益、促進礦業(ye) 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yi) 。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從(cong) 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政治高度,充分認識貫徹實施新《礦產(chan) 資源法》的重要意義(yi) ,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紮實做好新《礦產(chan) 資源法》的貫徹實施工作。
二、準確把握新《礦產(chan) 資源法》的精神實質
新《礦產(chan) 資源法》堅持問題導向,在國家礦產(chan) 資源安全保障、礦業(ye) 權配置方式、礦業(ye) 權登記性質、礦業(ye) 用地、礦區生態修複等方麵作出了一係列創新性製度規定。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準確把握新《礦產(chan) 資源法》確立的基本原則和重大製度,不斷提高礦產(chan) 資源管理法治化水平。
(一)新《礦產(chan) 資源法》強化了礦產(chan) 資源安全保障。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提升能源資源等重點領域安全保障能力是新《礦產(chan) 資源法》的首要目標。新《礦產(chan) 資源法》堅持總體(ti) 國家安全觀,從(cong) 法律上構建了全麵係統的礦產(chan) 資源安全保障體(ti) 係,將“堅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貫徹總體(ti) 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確立為(wei) 礦產(chan) 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工作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加強基礎性地質調查,促進礦產(chan) 資源國內(nei) 勘探開發和增儲(chu) 上產(chan) ;建立戰略性礦產(chan) 資源特殊保護製度,強化礦產(chan) 資源儲(chu) 備和應急,構建產(chan) 品儲(chu) 備、產(chan) 能儲(chu) 備和產(chan) 地儲(chu) 備相結合的戰略性礦產(chan) 資源儲(chu) 備體(ti) 係;積極開展礦產(chan) 資源領域國際合作,用好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促進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
(二)新《礦產(chan) 資源法》全麵推進競爭(zheng) 性方式出讓礦業(ye) 權。礦業(ye) 權出讓是礦業(ye) 權管理的重要環節。新《礦產(chan) 資源法》首次將多年來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礦業(ye) 權的製度上升為(wei) 法律規定,實現了礦業(ye) 權配置方式由申請審批到全麵競爭(zheng) 性出讓為(wei) 主的根本性轉變。新《礦產(chan) 資源法》明確規定,礦業(ye) 權應當通過招標、拍賣、掛牌等競爭(zheng) 性方式出讓。在全麵推進競爭(zheng) 性方式出讓礦業(ye) 權的同時,也授權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對協議出讓或者其他方式設立礦業(ye) 權作出例外規定。
(三)新《礦產(chan) 資源法》創設了礦業(ye) 權物權登記製度。為(wei) 了切實保護礦業(ye) 權人的合法權益,新《礦產(chan) 資源法》落實《民法典》的有關(guan) 規定,首次建立了礦業(ye) 權物權登記製度,明確礦業(ye) 權的設立、變更、轉讓、抵押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實現了礦業(ye) 權登記由“審批登記”到“物權登記”的根本性轉變。為(wei) 了兼顧對礦產(chan) 資源勘查開采行為(wei) 的行政管製,新《礦產(chan) 資源法》建立了礦產(chan) 資源勘查開采行為(wei) 許可製度,明確礦業(ye) 權人進行礦產(chan) 資源勘查、開采作業(ye) 前,應當分別編製勘查方案、開采方案,報原礦業(ye) 權出讓部門批準取得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
(四)新《礦產(chan) 資源法》構建了多元化礦業(ye) 用地保障機製。新《礦產(chan) 資源法》堅持問題導向,首次對礦業(ye) 用地作出專(zhuan) 門規定,為(wei) 破除多年來困擾礦山企業(ye) 用地難的問題明確法律路徑。新《礦產(chan) 資源法》明確,編製國土空間規劃應當考慮礦產(chan) 資源勘查、開采用地實際需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當保障礦業(ye) 權人依法通過出讓、租賃、作價(jia) 出資等方式使用土地;開采戰略性礦產(chan) 資源確需使用農(nong) 民集體(ti) 所有土地的,可以依法實施征收;露天開采戰略性礦產(chan) 資源占用土地,經科學論證,具備邊開采、邊複墾條件的,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批準後,可以臨(lin) 時使用土地;勘查開采礦產(chan) 資源的用地期限最長不超過礦業(ye) 權期限。
(五)新《礦產(chan) 資源法》建立了全麵係統的礦區生態修複製度。新《礦產(chan) 資源法》首次設立礦區生態修複專(zhuan) 章,對礦區生態修複的基本原則、主要內(nei) 容和礦區生態修複方案編製、礦區生態修複費用提取等作出規定,強化采礦權人的礦區生態修複義(yi) 務,實現了相關(guan) 製度由零星分散的生態保護規定到集成性生態修複製度的根本性轉變。新《礦產(chan) 資源法》大力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明確勘查、開采礦產(chan) 資源應當采用符合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的工藝、設備、技術;開采礦產(chan) 資源應當避免、減少對礦區森林、草原、耕地等生態係統的破壞;鼓勵、支持綠色勘查,將綠色礦山建設上升為(wei) 法律規定。
(六)新《礦產(chan) 資源法》強化了監督和執法。新《礦產(chan) 資源法》首次設立“監督管理”專(zhuan) 章,對強化礦產(chan) 資源監督執法作出多項製度創新,明確了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機構開展礦產(chan) 資源督察的法律依據;明確了縣級以上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guan) 部門實施監督檢查的具體(ti) 措施,賦予礦產(chan) 資源執法實施查封、扣押等行政強製措施的權力。加大對礦產(chan) 資源違法行為(wei) 的處罰力度,對未按照規定匯交地質資料、未經批準擅自壓覆戰略性礦產(chan) 資源、采礦權人不依法履行礦區生態修複義(yi) 務等違法行為(wei) 明確了法律責任。
三、正確履行礦產(chan) 資源管理法定職責
正確履行新《礦產(chan) 資源法》規定的礦產(chan) 資源管理職責,是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礦產(chan) 資源管理改革決(jue) 策部署的必然要求。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切實轉變思想觀念,結合實際情況,正確履行礦產(chan) 資源管理法定職責。
(一)統籌處理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關(guan) 係,切實做好礦產(chan) 資源安全保障工作。堅持立足國內(nei) ,加強礦產(chan) 資源國內(nei) 勘探開發和增儲(chu) 上產(chan) 。堅持保障基礎的礦產(chan) 品供應和價(jia) 格穩定,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堅持利用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促進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堅持節約集約和循環利用資源,提升礦產(chan) 資源的利用效率。堅持探產(chan) 供儲(chu) 銷統籌和銜接,保障資源安全穩定供應和高效利用。
(二)統籌處理好有效市場和有為(wei) 政府的關(guan) 係,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鼓勵單位和個(ge) 人提供可供出讓的探礦權區塊來源,對符合出讓條件的,及時安排出讓。根據礦業(ye) 權出讓權限,兼顧公平和效率,綜合運用招標、拍賣、掛牌等方式,構建以競爭(zheng) 性出讓方式為(wei) 主體(ti) ,多種出讓方式為(wei) 補充的礦業(ye) 權出讓製度。對於(yu) 地質工作程度低、成礦地質條件複雜、找礦難度大、共伴生組分多綜合利用要求高、資源儲(chu) 量規模大型,對勘查開采技術、生態環境保護有特別要求的勘查開采區塊,可以采用招標方式出讓礦業(ye) 權,科學合理設置招標條件,加強公平競爭(zheng) 審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加強對礦業(ye) 權出讓工作的統籌安排,優(you) 化礦業(ye) 權出讓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三)統籌處理好物權保護和行政管理的關(guan) 係,對礦業(ye) 權實行物權登記的同時,將勘查開采許可作為(wei) 重要抓手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建立健全礦業(ye) 權登記相關(guan) 製度和登記規則。在礦業(ye) 權登記簿、礦業(ye) 權證書(shu) 、礦業(ye) 權登記係統等方麵做好與(yu) 不動產(chan) 統一登記的銜接,充分體(ti) 現礦業(ye) 權登記公示公信效力,保障礦業(ye) 權人合法權益。研究製定礦產(chan) 資源勘查開采的標準、技術規範,優(you) 化勘查方案和開采方案,做好礦業(ye) 權證和勘查開采許可證的有效銜接,整合審批係統,優(you) 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按照“權利不變動,證書(shu) 不更換”的原則,做好新舊證書(shu) 的銜接,確保新《礦產(chan) 資源法》實施前已經頒發的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在有效期內(nei) 繼續有效,不得強製要求更換證書(shu) 。需要換發新證的,要簡化換證程序,提高換證效率。
(四)統籌處理好礦業(ye) 用地和耕地保護的關(guan) 係,在解決(jue) 礦業(ye) 用地問題的同時,兼顧耕地保護和農(nong) 民利益的保護。合理規劃礦業(ye) 用地規模和布局;紮實開展礦業(ye) 權出讓前期準備工作,對擬設礦業(ye) 權禁止、限製區域進行核查,明確後續辦理用礦、用地手續相關(guan) 要求;爭(zheng) 取保障采礦用地計劃指標,鼓勵使用複墾修複騰退指標辦理用地手續;優(you) 化采礦用地審批程序,提高用地審批效率。曆史遺留的礦業(ye) 用地問題要建立長效機製,逐步分類解決(jue) 。
(五)統籌處理好礦產(chan) 資源勘查開采和生態保護的關(guan) 係,落實礦區生態修複製度。建立健全礦區生態修複方案編製、生態修複費用管理、生態修複驗收、生態修複技術規範等製度規定,加強對礦區生態修複責任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強化部門間協同配合。配合地方人民政府做好對礦區生態修複工作的統籌和監督,保障礦區生態修複與(yu) 汙染防治、水土保持、植被恢複等協同實施。積極促進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礦區生態修複,提高礦業(ye) 企業(ye) 、社會(hui) 公眾(zhong) 對礦區生態修複的認同感和責任感。
四、紮實做好新《礦產(chan) 資源法》實施準備工作
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各有關(guan) 單位要充分認識新《礦產(chan) 資源法》頒布實施的重大意義(yi) ,加強組織保障,抓好教育培訓,做好製度銜接,開展清理工作,加強信息化保障,確保新《礦產(chan) 資源法》的順利實施。
(一)加強組織保障。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齊心協力、協調配合、認真履責,切實將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礦產(chan) 資源管理改革的部署要求和新《礦產(chan) 資源法》貫徹實施的要求落到實處。黨(dang) 政主要負責人要切實履行好新《礦產(chan) 資源法》貫徹實施第一責任人職責,牽頭製定新《礦產(chan) 資源法》貫徹實施工作方案,部署協調督辦有關(guan) 工作。礦政管理機構要做好新《礦產(chan) 資源法》貫徹實施的具體(ti) 工作,法治機構做好配合。
(二)抓好教育培訓。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將學習(xi) 新《礦產(chan) 資源法》與(yu) 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精神和《習(xi) 近平關(guan) 於(yu) 自然資源工作論述摘編》相結合,有序組織開展新《礦產(chan) 資源法》學習(xi) 、培訓和宣傳(chuan) 工作。將新《礦產(chan) 資源法》納入黨(dang) 委(黨(dang) 組)理論學習(xi) 中心組學習(xi) 內(nei) 容,納入領導幹部應知應會(hui) 黨(dang) 內(nei) 法規和國家法律清單。各地要分期分批組織地方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領導幹部和市、縣黨(dang) 政領導幹部開展新《礦產(chan) 資源法》貫徹實施的專(zhuan) 題培訓,通過宣講授課、釋義(yi) 讀本、知識問答等形式向礦業(ye) 企業(ye) 、地勘單位、礦區群眾(zhong) 等開展精準普法,持續提升自然資源係統依法管理和保護礦產(chan) 資源的能力水平,在全社會(hui) 形成“依法管礦、合法用礦”的良好氛圍。
(三)做好製度銜接。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以《礦產(chan) 資源法》修訂為(wei) 契機,全麵梳理礦產(chan) 資源管理領域配套規定,切實做好製度銜接,確保新《礦產(chan) 資源法》中規定的各項新製度落實落細。要加快構建以新《礦產(chan) 資源法》為(wei) 綱領,以《礦產(chan) 資源法實施條例》為(wei) 支撐,相關(guan) 配套規章為(wei) 補充的礦產(chan) 資源法律法規體(ti) 係。部層麵要加快推進《礦產(chan) 資源法實施條例》起草工作,研究製定礦業(ye) 權登記、勘查開采許可、礦業(ye) 權出讓轉讓等有關(guan) 配套規定,確保新《礦產(chan) 資源法》各項製度有安排、有銜接、可操作。要加強與(yu) 相關(guan) 部門的溝通協調,盡快完成新《礦產(chan) 資源法》配套規定的製修訂工作。地方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結合工作實際,細化新《礦產(chan) 資源法》的各項製度措施,配合做好《礦產(chan) 資源法實施條例》及配套規定的製修訂工作,積極建言獻策,提供實踐經驗。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加強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規範性文件的研究起草工作,完善地方礦產(chan) 資源管理製度體(ti) 係。
(四)開展清理工作。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對照新《礦產(chan) 資源法》規定,於(yu) 2025年6月底前完成規範性文件及其他政策性文件清理工作,並按照部署提出對法規規章的修改意見建議。部層麵要對部製定的規章、規範性文件及其他政策性文件開展全麵清理,配合立法機關(guan) 對涉及礦產(chan) 資源管理的法律法規等進行清理。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對其製定的規範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性文件進行全麵清理,並積極配合本省(區、市)人大和政府,做好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的清理,確保如期完成清理工作。
(五)加強信息化保障。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加強信息化支撐力度,做好新《礦產(chan) 資源法》貫徹實施工作準備。部機關(guan) 相關(guan) 司局要整合礦業(ye) 權審批係統等各類礦業(ye) 權信息係統,建立全國礦產(chan) 資源監督管理信息係統,做好礦業(ye) 權登記係統與(yu) 不動產(chan) 登記係統的銜接。地方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結合實際,積極配合開展工作,研究完善礦業(ye) 權信息係統改造升級,加強數據共享,以及與(yu) 部礦業(ye) 權信息係統的互聯互通。
新《礦產(chan) 資源法》的貫徹實施是一項係統工程。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上下聯動、形成合力,把貫徹實施好新《礦產(chan) 資源法》作為(wei) 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自然資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斷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各地在貫徹實施過程中,要加強組織協調、調查研究和督促落實工作,確保新《礦產(chan) 資源法》確立的各項重大製度落實到位。有關(guan) 貫徹實施情況和實施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請及時報部。
自然資源部
2024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