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國資委黨(dang) 委日前召開專(zhuan) 題會(hui) 議,強調要推動中央企業(ye) 提升改革攻堅突破能力,突出抓好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確保明年年底前全麵完成,取得經得起檢驗的改革成果;突出抓好新一輪改革方案謀劃,釋放更加積極的改革信號,更好提振企業(ye) 發展信心,在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中走在前、作表率。
多位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認為(wei) ,國資國企布局優(you) 化調整仍將是明年國企改革的重點任務之一,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等領域的布局力度將進一步加大,重組整合將成為(wei) 主要抓手。
繼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後,12月19日,又一家新中央企業(ye) ——中國數聯物流信息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揭牌成立,這也是首家數據科技央企。
中國數聯物流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為(wei) 股權多元化中央企業(ye) ,注冊(ce) 資金100億(yi) 元。公司引入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物流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民航信息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數據集團有限公司作為(wei) 戰略投資者。
據了解,公司將以公路、鐵路、水路、航空、口岸等領域數據資源共享和開發利用為(wei) 核心,整合物流與(yu) 信息流、資金流,構建國家級物流大數據平台,以數字技術提升產(chan) 業(ye) 運營效率,服務實體(ti) 經濟發展,有效降低全社會(hui) 物流成本。
新央企接連落地,是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攻堅突破、國資國企布局優(you) 化調整加大力度的一個(ge) 縮影。
國有企業(ye) 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於(yu) 2023年正式實施。按照計劃,2024年要確保完成70%以上的主體(ti) 任務。今年以來,國務院國資委與(yu) 各地、各中央企業(ye) 采取一係列有力有效舉(ju) 措推動各項改革任務落實落地,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中國特色現代企業(ye) 製度不斷完善——
企業(ye) 黨(dang) 委(黨(dang) 組)前置研究事項清單動態優(you) 化,董事會(hui) 作用及董事履職能力總體(ti) 明顯提升,經理層成員任期製和契約化管理繼續深化,管理人員競爭(zheng) 上崗、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更深更廣覆蓋。
作為(wei) 國務院國資委在發電行業(ye) 唯一一家“讓改革穿透基層”專(zhuan) 題學習(xi) 研討的試點單位,中國大唐托克托發電公司聚焦員工“四能機製”,開展一般管理人員和生產(chan) 部分重要崗位全員競聘,669人次參與(yu) ,216名人員上崗,58人退出現有管理崗位;創新幹部選拔任用機製,17名優(you) 秀管理人員通過競聘晉升中層幹部崗位;職工月度績效最高增幅56%,最大降幅28%,真正為(wei) 人才鬆綁、減負、賦能。
國務院國資委明確,要聚焦薄弱環節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健全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製。到2025年,國有企業(ye) 必須普遍推行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製度。
優(you) 化布局向“新”發力——
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實施以來,中國華電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構建延伸“氫”“儲(chu) ”“碳”“智”等能源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新模式。同時,堅持以人才為(wei) 核心集聚創新要素,充分激發科技隊伍活力。一方麵,完善創新精準考核和中長周期考核激勵機製,以鮮明的導向加大對創新骨幹人員的激勵力度。另一方麵,進一步細化在履職盡責前提下免予追責的具體(ti) 情形和適用條件,真正落實創新包容機製。
這並不是個(ge) 例。國資委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央企業(ye) 在戰新產(chan) 業(ye) 領域累計完成投資1.4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7.6%,占總投資規模的近40%。
上述專(zhuan) 題會(hui) 議部署,要推動中央企業(ye) 提升產(chan) 業(ye) 融通發展能力,一手抓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用好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通過設備改造、工藝升級等多種途徑,不斷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向高技術、高附加值的領域拓展延伸;一手抓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發展,加強前瞻性、引領性產(chan) 業(ye) 布局,積極培育啟航企業(ye) ,搶占未來產(chan) 業(ye) 發展的製高點,更好助力增強我國產(chan) 業(ye) 鏈韌性和競爭(zheng) 力。
按照國資委此前製定的目標,到2025年,央企戰新產(chan) 業(ye) 收入占比要達到35%。“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國有企業(ye) 的投資將大量集中在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譬如工業(ye) 母機、數字技術、人工智能、量子技術、工業(ye) 機器人、大健康等產(chan) 業(ye) 。”中國企業(ye) 聯合會(hui) 特約高級研究員劉興(xing) 國稱。
戰略性重組、專(zhuan) 業(ye) 化整合加力——
支持中央企業(ye) 發起設立創業(ye) 投資基金,重點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符合條件的優(you) 質項目可以通過市場化方式由中央企業(ye) 並購,也可上市、股權轉讓;中央企業(ye) 要支持控股上市公司圍繞提高主業(ye) 競爭(zheng) 優(you) 勢、增強科技創新能力、促進產(chan) 業(ye) 升級實施並購重組……近期出台的一係列政策都釋放出加碼支持並購重組的信號。
“2025年國企改革將秉持高質量完成的總體(ti) 目標,穩步前行。國有經濟布局與(yu) 結構調整、構建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為(wei) 重點的功能性改革,將成為(wei) 改革的核心。”中國企業(ye) 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表示,有投資價(jia) 值的並購重組是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重要途徑,國有企業(ye) 能夠借此快速進入新興(xing) 領域。
中國企業(ye) 改革研究會(hui) 研究員周麗(li) 莎也表示,2025年要圍繞優(you) 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增強國有經濟活力等核心任務,加大改革力度,推動國有企業(ye) 實現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其中,國企並購重組將更加強調產(chan) 業(ye) 鏈整合,未來熱點將集中在高端製造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未來產(chan) 業(ye) 等領域。(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