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關(guan) 於(yu) 印發非法采礦采出礦產(chan) 品價(jia) 值、非法采礦或破壞性采礦造成礦產(chan) 資源破壞價(jia) 值認定辦法及技術指南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自然資源局,中國地質調查局,部機關(guan) 相關(guan) 司局:
《非法采礦采出礦產(chan) 品價(jia) 值、非法采礦或破壞性采礦造成礦產(chan) 資源破壞價(jia) 值認定辦法》和《非法采礦采出礦產(chan) 品價(jia) 值、非法采礦或破壞性采礦造成礦產(chan) 資源破壞價(jia) 值調查核算技術指南》已經部審議通過,現印發執行。
自然資源部
2024年12月9日
非法采礦采出礦產(chan) 品價(jia) 值、非法采礦或破壞性采礦造成礦產(chan) 資源破壞價(jia) 值認定辦法
為(wei) 規範非法采礦采出礦產(chan) 品價(jia) 值、非法采礦或破壞性采礦造成礦產(chan) 資源破壞價(jia) 值認定工作,依法懲處破壞礦產(chan) 資源違法犯罪行為(wei)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chan) 資源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guan) 於(yu) 辦理非法采礦、破壞性采礦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法釋〔2016〕25號)及有關(guan) 規定,製定本辦法。
一、基本概念
非法采礦采出礦產(chan) 品價(jia) 值是指非法采礦采出礦產(chan) 品的市場價(jia) 值。非法采礦造成礦產(chan) 資源破壞價(jia) 值是指按照科學合理的開采方法應當采出,但因非法采礦導致礦床破壞已難以采出(包括非法開采位置及影響範圍)的礦產(chan) 資源折算的市場價(jia) 值。破壞性采礦造成礦產(chan) 資源破壞價(jia) 值是指沒有按照經審查批準的礦山(初步)設計、安全設施設計或開采方案采礦,導致應該采出但因礦床破壞已難以采出(包括開采位置及影響範圍)的礦產(chan) 資源折算的市場價(jia) 值。
二、基本原則
非法采礦采出礦產(chan) 品價(jia) 值、非法采礦或破壞性采礦造成礦產(chan) 資源破壞價(jia) 值認定工作,遵循“依法依規、嚴(yan) 格規範、實事求是、科學合理、嚴(yan) 謹高效、客觀公正”的原則開展。
三、認定管轄
非法采礦采出礦產(chan) 品價(jia) 值、非法采礦或破壞性采礦造成礦產(chan) 資源破壞價(jia) 值,原則上由辦案單位按照認定規則直接進行認定。對非法采礦采出礦產(chan) 品價(jia) 值、非法采礦或破壞性采礦造成礦產(chan) 資源破壞價(jia) 值難以認定,以及是否屬於(yu) 破壞性開采方法等專(zhuan) 門性問題難以認定的,可由辦理相關(guan) 案件的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地方綜合執法部門、鄉(xiang) 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以及公安、檢察院、法院向采礦所在地的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申請出具認定報告。采礦所在地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向辦案單位所在地的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申請認定。
四、認定規則
(一)非法采礦采出礦產(chan) 品價(jia) 值。根據銷贓數額認定;無銷贓數額,銷贓數額難以查證,或者根據銷贓數額認定明顯不合理的,根據礦產(chan) 品數量和價(jia) 格認定。礦產(chan) 品數量,結合采空區測量結果、礦山生產(chan) 台賬、地形數據、曆史遙感影像、礦產(chan) 資源儲(chu) 量報告、詳查以上地質勘查報告等資料綜合進行認定。非法采礦采出礦產(chan) 品的價(jia) 格,礦產(chan) 品已經部分銷售的,未銷售部分按照已經銷售礦產(chan) 品的平均價(jia) 格認定。違法行為(wei) 存在明顯時段連續性且可以分段計算礦產(chan) 品數量的情況下,可以分別按照不同時段實施違法行為(wei) 時礦產(chan) 品價(jia) 格進行計算。未銷售、無銷售證據或銷售價(jia) 格明顯不合理的,可依據采礦所在地價(jia) 格認定機構出具的價(jia) 格認定結論書(shu) 進行認定。
(二)非法采礦或破壞性采礦造成礦產(chan) 資源破壞價(jia) 值。根據礦產(chan) 資源破壞量和礦產(chan) 品價(jia) 格認定。非法采礦造成礦產(chan) 資源破壞量,結合采空區測量結果、礦產(chan) 資源儲(chu) 量報告、詳查以上地質勘查報告、礦山開采回采率要求、礦產(chan) 地質情況等綜合進行認定;破壞性采礦造成礦產(chan) 資源破壞量,結合采空區測量結果、礦產(chan) 資源儲(chu) 量報告、設計動用儲(chu) 量、礦山開采回采率要求、礦產(chan) 地質情況等綜合進行認定。非法采礦、破壞性采礦造成礦產(chan) 資源破壞的礦產(chan) 資源價(jia) 格,采出部分已有銷售的,按照銷售平均價(jia) 格認定;未銷售、無銷售證據或銷售價(jia) 格明顯不合理的,可按照采礦所在地價(jia) 格認定機構出具的價(jia) 格認定結論書(shu) 進行認定。
五、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認定管理
(一)認定主體(ti) 。
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原則上應組成非法采礦采出礦產(chan) 品價(jia) 值、非法采礦或破壞性采礦造成礦產(chan) 資源破壞價(jia) 值認定委員會(hui) ,通過集體(ti) 會(hui) 審或會(hui) 簽方式,審查非法采礦采出礦產(chan) 品價(jia) 值、非法采礦或破壞性采礦造成礦產(chan) 資源破壞價(jia) 值調查核算報告,符合認定條件的出具認定報告。
認定委員會(hui) 負責人原則上由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主要負責人或分管負責人擔任,成員宜包括執法、法規、地勘、礦業(ye) 權、礦保、測繪、地理信息等相關(guan) 處室(單位)負責人。認定委員會(hui) 可指定具有較強地質勘查技術力量的事業(ye) 單位作為(wei) 執法支撐單位,或聘請專(zhuan) 家負責技術審查工作。參與(yu) 技術審查的支撐單位負責人或專(zhuan) 家在集體(ti) 會(hui) 審時應當列席。
(二)認定程序。
非法采礦采出礦產(chan) 品價(jia) 值、非法采礦或破壞性采礦造成礦產(chan) 資源破壞價(jia) 值認定工作,按以下程序辦理。
1.申請受理。辦理相關(guan) 案件的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地方綜合執法部門、鄉(xiang) 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以及公安、檢察院、法院申請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認定時,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1)認定申請書(shu) (說明難以認定的理由)。
(2)非法采礦采出礦產(chan) 品價(jia) 值、非法采礦或破壞性采礦造成礦產(chan) 資源破壞價(jia) 值調查核算報告及相關(guan) 附圖、附表、附件。因涉案礦產(chan) 品價(jia) 格難以確定導致無法出具相關(guan) 價(jia) 值調查核算報告的,可在說明原因後提供涉案礦產(chan) 品數量或礦產(chan) 資源數量的核實報告。
(3)其他相關(guan) 材料。
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對申請材料進行合規性審查,5個(ge) 工作日內(nei) 出具受理或退回告知書(shu) 。不符合受理條件的,一次性告知存在的全部問題並將材料退回,申請人可在補充材料或修正瑕疵後重新申請。申請受理後,將相關(guan) 材料分送認定委員會(hui) 成員單位及技術支撐單位或專(zhuan) 家。
2.技術和業(ye) 務審查。技術支撐單位或專(zhuan) 家對申請人提交的相關(guan) 材料進行技術審查,出具技術審查意見書(shu) ,提出通過、修改後通過或不通過的技術審查意見。認定委員會(hui) 成員單位結合各自職責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查,提出業(ye) 務審查意見。技術審查和業(ye) 務審查應在申請材料受理後25個(ge) 工作日內(nei) 完成,情況非常複雜確需延長的,經認定委員會(hui) 負責人批準可以延期。技術審查意見為(wei) 修改後通過的,退回申請人修改,修改時間不計入辦理時限。
3.集體(ti) 認定。技術和業(ye) 務審查完成後,提交認定委員會(hui) 集體(ti) 認定。集體(ti) 認定由認定委員會(hui) 負責人組織,成員單位參加,技術支撐單位和參加審查的專(zhuan) 家參加。經過集體(ti) 認定,同意通過的,出具認定報告;不同意通過的,說明理由退回申請人。認定工作自受理之日起,一般不超過40個(ge) 工作日。特別複雜的,經認定委員會(hui) 負責人批準可以延期,但最長不超過70個(ge) 工作日,需要進行工程驗證、岩礦測試等的時間不計算在內(nei) 。
4.認定複核。認定報告作出後,辦理相關(guan) 案件的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地方綜合執法部門、鄉(xiang) 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以及公安、檢察院、法院在案件辦理期間,應違法當事人(犯罪嫌疑人)要求,可向作出認定報告的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提出複核申請,申請書(shu) 須一次性列明申請複核的理由,同一案件複核申請總共隻受理一次。受理複核的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當組織認定委員會(hui) 成員單位和參加同一調查核算報告審查之外的其他專(zhuan) 家,對複核申請書(shu) 提出的全部理由進行論證,提出複核意見並出具複核報告。複核工作自受理之日起,最長不超過20個(ge) 工作日,需要進行工程驗證、岩礦測試等的時間不計算在內(nei) 。
六、有關(guan) 規定
(一)非法采礦采出礦產(chan) 品價(jia) 值、非法采礦或破壞性采礦造成礦產(chan) 資源破壞價(jia) 值調查核算報告編製單位,應具有地質勘查工作經驗,且不在地質勘查單位異常名錄和嚴(yan) 重失信主體(ti) 名單內(nei) ,除測繪、岩礦測試等工作可委托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技術單位開展外,調查核算工作不得轉包。測繪單位應具有法律法規規定的相關(guan) 資質。岩礦測試單位應具有岩礦測試工作經驗。
(二)調查核算報告應以事實為(wei) 依據,客觀準確反映非法采礦采出礦產(chan) 品價(jia) 值、非法采礦或破壞性采礦造成礦產(chan) 資源破壞價(jia) 值。調查核算報告編製單位應對提交的報告進行內(nei) 審,並對報告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負責。測繪單位、岩礦測試單位各自對其工作成果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負責。委托單位對其所提供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負責,不得幹預、暗示、影響調查核算報告編製單位、測繪單位、岩礦測試單位獨立開展工作。
(三)報告中礦產(chan) 品價(jia) 格應當準確引用相關(guan) 證據證明的礦產(chan) 品價(jia) 格或價(jia) 格認定機構出具的價(jia) 格認定結論書(shu) 中載明的價(jia) 格,不得擅自調整、修改。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出具的認定報告應當申明報告中礦產(chan) 品價(jia) 格的數據來源。
(四)參加技術和業(ye) 務審查、集體(ti) 認定的人員屬於(yu) 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近親(qin) 屬,本人或近親(qin) 屬與(yu) 本案有利害關(guan) 係,曾經參與(yu) 編製涉案單位的礦山(初步)設計、安全設施設計、開采方案以及地質勘查報告、礦產(chan) 資源儲(chu) 量報告、礦業(ye) 權評估報告、調查核算報告等工作,與(yu) 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guan) 係可能影響認定公正等情形的,應當回避。
(五)認定工作必須嚴(yan) 格依法依規開展。發現弄虛作假的依規依紀嚴(yan) 肅處理,情節嚴(yan) 重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guan) 。發現職務違法、職務犯罪問題的移送有權機關(guan) 處理。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國土資源部關(guan) 於(yu) 印發<非法采礦、破壞性采礦造成礦產(chan) 資源破壞價(jia) 值鑒定程序的規定>的通知》(國土資發〔2005〕175號)同時廢止。
非法采礦采出礦產(chan) 品價(jia) 值、非法采礦或破壞性采礦造成礦產(chan) 資源破壞價(jia) 值調查核算技術指南
為(wei) 規範非法采礦采出礦產(chan) 品價(jia) 值、非法采礦或破壞性采礦造成礦產(chan) 資源破壞價(jia) 值調查核算工作,製定本指南。
一、適用範圍
本指南適用於(yu) 非法采礦采出礦產(chan) 品價(jia) 值、非法采礦或破壞性采礦造成礦產(chan) 資源破壞價(jia) 值的調查核算,不含自河道、海洋等地非法開采砂礦等礦產(chan) 資源的調查核算,不含油氣、地熱等非固體(ti) 礦產(chan) 的調查核算。
二、工作方法
通過資料收集、現場調查、資源量估算等環節,結合礦產(chan) 品價(jia) 格,調查核實非法采礦采出礦產(chan) 品價(jia) 值、非法采礦或破壞性采礦造成礦產(chan) 資源破壞價(jia) 值。相關(guan) 環節已有國家標準(規範)、行業(ye) 標準(規範)的按照相關(guan) 標準(規範)要求執行。
(一)資料收集。
收集基本案件信息及調查核算區的自然地理、地形測繪、礦產(chan) 地質等資料。調查核算區的確定,以辦案單位調查情況和采空區測量情況為(wei) 主,露天采礦的可結合曆年衛星遙感影像比對情況、曆年無人機影像比對情況進行驗證,當事人現場指認範圍可作為(wei) 參考。
1.基本案件信息。收集調查核算區範圍內(nei) ,非法采礦、破壞性采礦行為(wei) 起止時間節點,曆次頒發的采礦許可證等資料。違法采出礦產(chan) 品堆放地點、數量、流向等。
2.自然地理資料。收集調查核算區的行政區劃、自然地理、地形地貌等資料,宜收集1:1萬(wan) 及優(you) 於(yu) 1:1萬(wan) 的地形圖、遙感影像圖等;沒有1:1萬(wan) 及優(you) 於(yu) 1:1萬(wan) 圖件資料的地區,宜采集調查核算區域的無人機傾(qing) 斜攝影數據、地形測繪數據,並收集調查核算區開采前、開采間和現有的優(you) 於(yu) 1:1萬(wan) 精度的地形數據。
3.礦產(chan) 地質資料。收集調查核算區基礎地質調查成果和礦產(chan) 勘查成果資料,宜采用1:1萬(wan) 及優(you) 於(yu) 1:1萬(wan) 的地質圖、地質礦產(chan) 圖、已經查明資源儲(chu) 量的資源儲(chu) 量估算圖以及礦山的采掘工程圖、井上下對照圖、地麵控製點和坑道(井下)控製點測量成果等與(yu) 礦產(chan) 開發有關(guan) 的報告和圖件,以及礦山(初步)設計、安全設施設計、開采方案以及礦產(chan) 資源儲(chu) 量報告及曆年儲(chu) 量年報、詳查以上地質勘查報告等。
(二)現場調查。
1.地質礦產(chan) 調查。主要調查了解礦體(ti) 地質特征、礦體(ti) 圍岩/夾石岩性、圍岩/夾石及第四係覆蓋層回收利用情況、礦體(ti) 分布範圍等。
2.采空區測量。采用技術手段,查明采空區(含水體(ti) 覆蓋或回填物掩埋等情形)的空間形態,開展空間分析,計算采空區體(ti) 積和礦石采出量。
3.取樣分析。沒有相關(guan) 資料的,可通過取樣分析,查明非法開采、破壞性采礦的礦種、礦物成分、礦石質量特征等。已有礦產(chan) 資源儲(chu) 量報告、詳查及以上地質勘查報告的,可以參考引用報告中關(guan) 於(yu) 礦種、礦物成分、礦石質量特征的表述,並開展取樣分析進行驗證。
(三)礦產(chan) 資源數量。
非法采礦采出礦產(chan) 資源量,結合采空區測量結果、礦山生產(chan) 台賬、地形數據、曆史遙感影像、礦產(chan) 資源儲(chu) 量報告、詳查以上地質勘查報告等資料綜合進行認定。
非法采礦或破壞性采礦造成礦產(chan) 資源破壞量,結合采空區測量結果、礦產(chan) 資源儲(chu) 量報告、詳查以上地質勘查報告、礦山開采回采率要求、礦產(chan) 地質情況等綜合進行核算。開采回采率,比照礦山(初步)設計或安全設施設計確定的開采回采率和國家規定的開采回采率最低標準就高確定,不同時間段標準發生變化的,宜采用案發時的開采回采率標準。
(四)礦產(chan) 資源價(jia) 格。
非法采礦采出礦產(chan) 品的價(jia) 格,礦產(chan) 品已經部分銷售的,未銷售部分按照已經銷售礦產(chan) 品的平均價(jia) 格計算。違法行為(wei) 存在明顯時段連續性且可以分段計算礦產(chan) 品數量的情況下,可以分別按照不同時段實施違法行為(wei) 時礦產(chan) 品價(jia) 格進行計算。未銷售、無銷售證據或銷售價(jia) 格明顯不合理的,可依據采礦所在地價(jia) 格認定機構出具的價(jia) 格認定結論書(shu) 進行計算。
非法采礦、破壞性采礦造成礦產(chan) 資源破壞的礦產(chan) 資源價(jia) 格,采出部分已有銷售的,按照銷售平均價(jia) 格計算;未銷售、無銷售證據或銷售價(jia) 格明顯不合理的,可按照采礦所在地價(jia) 格認定機構出具的價(jia) 格認定結論書(shu) 進行計算。
(五)價(jia) 值計算。
根據非法采礦采出礦產(chan) 資源量和礦產(chan) 品價(jia) 格,計算非法采礦采出礦產(chan) 品價(jia) 值。根據非法采礦或破壞性采礦造成礦產(chan) 資源破壞量和礦產(chan) 品價(jia) 格,計算非法采礦或破壞性采礦造成礦產(chan) 資源破壞價(jia) 值。
(六)報告編製。
調查核算報告應包含正文及附圖、附表、附件。調查核算報告編寫(xie) 提綱及要求參見附件。圖件空間基準采用2000國家大地坐標係(CGCS2000)和1985國家高程基準。各類專(zhuan) 題圖件比例尺宜根據實際情況選擇。
非法采礦采出礦產(chan) 品價(jia) 值、非法采礦或破壞性采礦造成礦產(chan) 資源破壞價(jia) 值調查核算報告編寫(xie) 提綱
一、報告名稱、封麵、扉頁及目錄規定格式
(一)報告名稱:× ×省(自治區、直轄市)× ×縣(市、區)× ×(村鎮名稱或礦區、礦山名稱)非法采礦采出礦產(chan) 品價(jia) 值調查核算報告;或× ×省(自治區、直轄市)× ×縣(市、區)× ×(村鎮名稱或礦區、礦山名稱)非法采礦(破壞性采礦)造成 × × 礦(礦種)資源破壞價(jia) 值調查核算報告。
(二)報告封麵:報告名稱,委托單位,報告編製單位,日期。
(三)報告扉頁:報告編製單位法定代表人(簽名),報告編製單位技術負責人(簽名),報告編製單位項目負責人(簽名),測繪人員(簽名);報告編製單位(蓋章),委托單位情況(名稱、法定代表人、地址,聯係人及電話),報告編製單位情況(名稱、地址、測繪單位資質,聯係人及電話)。
(四)目錄:正文目錄,附圖目錄,附表目錄,附件目錄。
二、正文提綱
第一章 序言。
第二章 案件基本情況。
第三章 調查核算區地質礦產(chan) 簡述。
第四章 實地勘測情況。
第五章 資源量估算。
第六章 價(jia) 值核算。
第七章 結論和建議。
三、附圖內(nei) 容
(一)地形地質圖。
(二)非法采礦平麵圖(采掘工程平麵圖)。
(三)勘查剖麵圖。
(四)資源儲(chu) 量估算圖。
(五)其他與(yu) 調查核算工作相關(guan) 且必要的專(zhuan) 業(ye) 圖件。
四、附表內(nei) 容
(一)控製點測量成果表。
(二)采樣及樣品分析結果表。
(三)分段麵積、平均品位、平均厚度計算表。
(四)分段資源量計算表。
(五)資源量估算匯總表。
(六)其他與(yu) 調查核算工作相關(guan) 且必要的附表。
五、附件內(nei) 容
(一)委托書(shu) 。辦案單位委托報告編製單位開展工作的委托書(shu) ,加蓋委托單位公章。
(二)承諾書(shu) 。報告編製單位承諾報告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的承諾書(shu) ,加蓋報告編製單位公章。測繪單位承諾測繪成果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的承諾書(shu) ,加蓋測繪單位公章。岩礦測試單位承諾測試結果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的承諾書(shu) ,加蓋岩礦測試單位公章。
(三)營業(ye) 執照或事業(ye) 單位法人證書(shu) 。報告編製單位的營業(ye) 執照或事業(ye) 單位法人證書(shu) 複印件,加蓋報告編製單位公章。
(四)測繪資質證書(shu) 。測繪單位的測繪資質證書(shu) 複印件,加蓋測繪單位公章。
(五)相關(guan) 礦產(chan) 地質資料。采礦許可證、礦山(初步)設計、安全設施設計、開采方案、礦產(chan) 資源儲(chu) 量報告、詳查以上地質勘查成果報告、測繪成果報告、岩礦測試報告等。原件或複印件,複印件加蓋提供單位公章。
(六)價(jia) 格認定結論書(shu) 。違法案件發生地價(jia) 格認定機構出具的價(jia) 格認定結論書(shu) 。原件或複印件,複印件加蓋提供單位公章。
(七)其他與(yu) 調查核算工作相關(guan) 且必要的附件。
相關(guan) 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