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法善治,民之所向。12月4日是第十一個(ge) 國家憲法日,12月1日至7日是第七個(ge) 憲法宣傳(chuan) 周。連日來,全國各級人民法院緊緊圍繞“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推動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主題,組織實施形式多樣的法治宣傳(chuan) 活動,有力促進了全社會(hui) 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和能力。
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我們(men) 黨(dang) 治國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據,是國家政治和社會(hui) 生活的最高法律規範。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全麵依法治國,從(cong) 關(guan) 係黨(dang) 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來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推動我國憲法製度建設和憲法實施取得曆史性成就。黨(dang) 的二十大對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法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須全麵貫徹實施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協同推進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改革,健全法律麵前人人平等保障機製,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精神,維護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全麵推進國家各方麵工作法治化。各級人民法院要大力弘揚憲法精神,自覺維護憲法權威,捍衛憲法尊嚴(yan) ,保證憲法實施,為(wei) 推動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作出更大貢獻。
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推動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要堅持黨(dang) 對司法工作的絕對領導。我國憲法確認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地位,這是我國憲法最顯著的特征,也是我國憲法得到全麵貫徹實施的根本保證。人民法院作為(wei) 國家審判機關(guan) ,首先是政治機關(guan) ,要結合服務保障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實際,結合司法改革工作實際,結合司法審判工作實際,增強對黨(dang) 的領導的政治優(you) 勢、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司法製度優(you) 勢的理性認識,在各項工作中把黨(dang) 的領導落到實處。
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推動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全麵貫徹實施憲法是全麵依法治國、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國家的首要任務和基礎性工作。憲法的生命在於(yu) 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於(yu) 實施。人民法院既要立足當前,準確理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賦予司法審判工作的新任務新要求,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jue) 經濟社會(hui) 發展麵臨(lin) 的深層次問題,又要著眼長遠,把習(xi) 近平法治思想作為(wei) “綱”和“魂”融入司法改革、司法審判全過程、各方麵,築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積法治之勢。
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推動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要進一步深化司法改革,服務和保障中國式現代化。改革是發展的動力,隻有為(wei) 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yi) ;隻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動力。人民法院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依法維護人民群眾(zhong) 合法權益,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厚植黨(dang) 的執政根基,為(wei)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聚合力。要進一步深化司法改革,落實和完善司法責任製,強化司法權力製約監督,加快推進審判工作現代化。要始終堅持公正司法,依法妥善審理每一起案件,促推高水平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不斷健全、完善、創新、發展。
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推動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要加強憲法理論研究和宣傳(chuan) 教育。憲法的根基在於(yu) 人民發自內(nei) 心的擁護,憲法的偉(wei) 力在於(yu) 人民出自真誠的信仰。人民法院要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法治思想,深刻理解和把握其中關(guan) 於(yu) 憲法的重要論述,總結憲法實施經驗,不斷提升中國憲法理論和實踐的說服力、影響力。要堅持宣傳(chuan) 、教育、研究共同推進,堅持知識普及、理論闡釋、觀念引導全麵發力,推動憲法法律深入人心,走進人民群眾(zhong) ,推動憲法法律實施成為(wei) 全體(ti) 人民的自覺行動。
法治興(xing) 則國興(xing) ,法治強則國強。人民法院要以國家憲法日為(wei) 契機,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切實增強憲法意識,推動全麵貫徹實施憲法法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道路,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體(ti) 係、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國家、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上不斷取得新成效、再創新輝煌。
來源:人民法院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