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國土整治中心黨(dang) 委書(shu) 記、主任陳現賓,自然資源廳黨(dang) 組成員、副廳長鄧斌出席儀(yi) 式並致辭。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yu) 環境研究所所長文安邦出席儀(yi) 式。局、院、集團領導,自然資源部土地整治重點實驗室負責人參加儀(yi) 式。
陳現賓在致辭中指出
西南地區特別是四川省一直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組建西南創新中心,既響應了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糧食安全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戰略,也瞄準了長江黃河上遊生態環境退化、耕地“非農(nong) 化非糧化細碎化”、農(nong) 田生態係統退化、建設用地粗放化等現實問題,有助於(yu) 在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土空間優(you) 化、“兩(liang) 山”轉化通道拓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等方麵作出積極探索,對西南地區進一步強化科技賦能自然資源事業(ye) 發展具有重要的示範和引領意義(yi) 。
自然資源部整治中心將堅持共建共享原則。
■ 以部土地整治重點實驗室(土地工程技術創新中心)為(wei) 核心,部級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省級科研工作站和省級工程技術創新中心為(wei) 節點,繼續推進協同創新網絡建設。
■ 同時,將全麵加強與(yu) 西南創新中心等省級科技創新平台的合作,充分釋放基礎研究、技術研發、人才培養(yang) 、學術交流等領域的合作潛力,攜手建設一個(ge) 合作共贏、相互成就的共同體(ti) ,協力推進科技成果業(ye) 務化、工程化、產(chan) 業(ye) 化,全力支撐生態保護修複和國土綜合整治事業(ye) 持續發展,為(wei) 構建自然資源新質生產(chan) 力、推動自然資源事業(ye) 高質量發展扛起擔當、展現作為(wei) 、貢獻力量。
鄧斌指出
■ 四川是長江上遊重要的水源涵養(yang) 地、黃河上遊重要的水源補給區,也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重點地區,在國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中占據重要位置。此次,自然資源部將創新中心設在四川,既是對四川自然資源工作的支持與(yu) 肯定,更是鞭策與(yu) 激勵。
■ 大家要以今天的揭牌儀(yi) 式為(wei) 起點,深入學習(xi) 運用“千萬(wan) 工程”經驗,大力支持土地科學、生態修複技術研究,以創新中心為(wei) 紐帶橋梁,強化人才培養(yang) 和交流合作,共同推動西南地區生態修複和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進入新征程、開創新局麵、邁上新台階。
儀(yi) 式還宣讀了
第一屆技術委員會(hui) 主任及委員名單
頒發了
第一屆技術委員會(hui) 主任、副主任
及委員代表聘書(shu)
據悉,西南創新中心
由四川省國土整治中心、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yu) 環境研究所、四川省函夏錦地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建設。
將圍繞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戰略,針對長江黃河上遊生態環境退化、耕地“非農(nong) 化”“非糧化”、農(nong) 田生態係統退化、建設用地利用粗放等問題,研發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複與(yu) 國土綜合整治關(guan) 鍵技術,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關(guan) 鍵工程技術與(yu) 核心產(chan) 品並進行產(chan) 業(ye) 化應用。
截至目前,已獲得科技成果獎勵30餘(yu) 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部省級科學技術獎勵14項,國家級行業(ye) (協會(hui) )獎勵21項;發表多篇高水平論文,相關(guan) 研究成果在生態保護修複和土地綜合整治等領域應用,並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四川自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