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大慶油田提升核心競爭力 成長“第二曲線”聚勢上揚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會員風采  |   會員動態  |  正文
中國石油大慶油田提升核心競爭力 成長“第二曲線”聚勢上揚
發表時間 :2025-02-18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日前,中國石油大慶油田發布一組2024年數據,令人振奮:實現原油連續10年高質量穩產(chan) ;天然氣連續14年穩定增長,邁上60億(yi) 立方米台階;三次采油產(chan) 量再破千萬(wan) 噸,連續23年超千萬(wan) 噸;新能源自消納發電量超7.2億(yi) 千瓦時,是2023年的1.9倍。

  “大慶油田不斷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zheng) 力,端穩能源飯碗,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以油、氣、新能源為(wei) 核心的成長‘第二曲線’加速上揚,呈現出能源總當量向上向新向好的新氣象。”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總經理劉鳳和說。

  穩油增氣

  從(cong) 農(nong) 曆正月初二開始,大慶油田作業(ye) 隊伍陸續進入複工狀態,壓裂、小修、大修等各類作業(ye) 隊伍啟動近千支,持續加強泵況積壓井治理,全力提升原油日產(chan) 水平。

  穩油增氣是端穩能源飯碗的根本保障。大慶油田開展“穩油增氣、創新創效”勞動競賽,統籌實施精準開發策略,積極推進水驅綜合挖潛、三采優(you) 化提效、天然氣產(chan) 能提升等重點工作,確保長垣老區油田壓艙石“穩得住”、外圍油田效益開發“上得去”、天然氣生產(chan) 穩定增長,努力當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頂梁柱”。

  作為(wei) 一個(ge) 開發建設65年的老油田,原油高質量穩產(chan) 之難猶如登山,越高越陡,越久越難。麵對發展瓶頸,大慶油田依靠先進管理經驗和一體(ti) 化優(you) 勢,以科技為(wei) 引擎,持續挖潛增效。水驅開發堅持控水與(yu) 挖潛並舉(ju) 、產(chan) 量與(yu) 效益並重,注水結構調整由控水控液向提控優(you) 化轉變,水驅產(chan) 量降幅得到有效控製;三次采油以多提高采收率1個(ge) 百分點為(wei) 目標,強化全過程精準調控,推進提質提效……大慶油田主體(ti) 技術始終處於(yu) 國際領先水平,推動優(you) 質儲(chu) 量最大限度轉變為(wei) 高質量的產(chan) 量。

  大慶油田外圍油田地質條件幾乎都是低滲透、低產(chan) 能、低豐(feng) 度,動用難、效益差。瞄準外圍油田經濟有效開發,大慶油田編製了《大慶外圍油田規模效益開發上產(chan) 指導意見》,明確了增儲(chu) 建產(chan) 、多元提采、老區控遞減和管理創新四大發展方向。通過不斷探索效益開發新模式,外圍上產(chan) 成為(wei) 大慶油田原油高質量穩產(chan) 的重要支撐。

  大慶油田天然氣開發主要集中在鬆遼盆地和大慶川渝探區。2024年,大慶油田依照“穩定鬆遼、加快川渝、高效建庫”的總體(ti) 思路,強化鬆遼深度挖潛與(yu) 效益動用、川渝多類型儲(chu) 層一體(ti) 化評價(jia) 與(yu) 建產(chan) 、儲(chu) 氣庫建設與(yu) 運行優(you) 化等技術攻關(guan) 應用,構建起“鬆遼老區穩、西南新區上”的全新格局。鬆遼地區天然氣產(chan) 量首次達到50億(yi) 立方米,實現穩中有升;大慶川渝探區天然氣產(chan) 量開啟規模上產(chan) 新局麵,產(chan) 量實現“七連增”。

  逐綠而行

  在大慶市林甸縣,大慶油田工程建設公司員工克服冬季施工低溫、冰凍等不利因素,全力推進60萬(wan) 千瓦風光發電項目。“這個(ge) 項目是大慶油田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標誌性工程。”該項目第三標段項目經理王保峰告訴記者,春節前,他們(men) 與(yu) 合作單位已完成2台風機組立、10萬(wan) 千瓦光伏和40台風機基礎沉樁施工任務。目前,工程正在加快建設,確保完成既定目標。

  大慶油田積極推進新能源與(yu) 油氣業(ye) 務融合發展,成立了新能源工作領導小組及新能源事業(ye) 部,通過“油氣熱電氫”一體(ti) 布局、“電碳協同”一體(ti) 推進、“驅油降碳”一體(ti) 實施的發展模式,實現新能源項目自主設計、施工、運維一體(ti) 化,構建油、氣、新能源多能互補新格局。

  目前,大慶油田在建風光電項目達19項,裝機規模較2023年擴大6倍。黑龍江林甸60萬(wan) 千瓦風光發電項目、廣西62萬(wan) 千瓦集中式風光發電項目全麵開工;黑龍江首個(ge) 水熱型地熱供暖項目——方正縣地熱供暖先導試驗工程順利開工,邁出企地合作開發利用地熱資源的重要一步。

  以低碳油氣生產(chan) 、清潔能源供應、氫能產(chan) 業(ye) 、CCUS/CCS產(chan) 業(ye) “四大基地”建設為(wei) 目標,大慶油田圓滿完成2024年二氧化碳注氣任務,年度購氣量創曆史新低。瞄準“雙碳”目標穩步邁進,大慶油田收獲頗豐(feng) :獲得中國石油首張原油碳足跡評價(jia) 證書(shu) ,為(wei) 我國原油碳足跡核算規則的建立提供了寶貴經驗;實現油田新能源領域技術成果零的突破,《新能源有效利用建設模式研究與(yu) 創新應用》獲第六屆全國設備管理與(yu) 技術創新成果技術類特等獎;成立黑龍江省內(nei) 首個(ge) 碳計量中心,助力黑龍江省石油石化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和碳匯資源優(you) 勢高效融合。

  從(cong) 長垣老區到油田外圍,從(cong) 向內(nei) 挖潛到向外輻射,大慶油田正充分發揮資源、渠道、技術等優(you) 勢,打造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生態百年油田。

  提質增效

  2024年,是大慶油田“第二曲線”的“加速成長年”。大慶油田瞄準高質量發展,在能源總當量、科技貢獻率、勞動生產(chan) 率、清潔替代率、效益增長率等方麵持續向上發力。

  在提高采收率項目試驗現場,大慶油田自主研發的提質提效複合驅油體(ti) 係藥劑緩緩注入地下。采油一廠第八作業(ye) 區一級工程師何金鋼緊盯終端監控屏,一邊開展數據分析,一邊進行技術比對。如果試驗成功,將有助於(yu) 大慶油田敲開四次采油大門。

  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大慶油田立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構建“8+N”科技攻關(guan) 體(ti) 係,即以長垣油田大幅度提高采油率科技工程、低滲透油藏開發效益提升科技工程等“八大工程”為(wei) 核心,設置N個(ge) 科技專(zhuan) 項,分項目—課題—專(zhuan) 題三個(ge) 層級管理,做到項目統籌目標、課題分解任務、專(zhuan) 題具體(ti) 實施,建立三位一體(ti) 、協同一致的攻關(guan) 模式。

  為(wei) 持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大慶油田建立專(zhuan) 業(ye) 技術崗位序列改革、青年技術人才專(zhuan) 項職數及破格提拔等機製,激發人才隊伍活力,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使科技創新“關(guan) 鍵變量”成為(wei) 油田建設“最大增量”。2024年,大慶油田先後參與(yu) 兩(liang) 項國家級科研項目,積極推進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四川盆地川中茅口組常規氣規模高效勘探重大突破”等項目,獲得4項中國石油油氣勘探重大發現獎。

  促進創新成果不斷湧現的同時,大慶油田堅持用好改革“關(guan) 鍵一招”,積極開展新一輪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深化精益管理,進一步推動提質增效。

  大慶油田下屬中國石油集團電能有限公司通過中國石油統一購售電平台承擔新能源消納重任,2024年代理中國石油企業(ye) 綠電交易40.59億(yi) 千瓦時、交易綠證84萬(wan) 張;采油三廠編製了四大類37項提質增效方案,在油氣實現超產(chan) 的基礎上,水、電用量同比降低,全年節電達4302萬(wan) 千瓦時;采油七廠第三作業(ye) 區集輸班編製了責任、任務兩(liang) 項清單,安全生產(chan) 管控效能持續提升,實現建站以來16700餘(yu) 天安全生產(chan) 零事故、零汙染。

  用數賦智、以智提效,大慶油田持續推進數字化與(yu) 油田生產(chan) 深度融合,超10萬(wan) 口單井、6000餘(yu) 座站場實現數字化;油氣生產(chan) 物聯網實現主體(ti) 采油廠全覆蓋,涵蓋從(cong) 油井生產(chan) 數據實時采集、傳(chuan) 輸、分析到輔助智能決(jue) 策全流程管理,大幅降低勞動強度、提升生產(chan) 效率,管理模式不斷提檔升級。2024年11月29日,大慶油田生產(chan) 管理智慧平台正式發布,標誌著油田正式邁入智能化應用新階段。

  在堅守主陣地的基礎上,大慶油田積極推動各項業(ye) 務轉型升級,采取“技術+服務”“製造+服務”“施工+運維”“保障+合作”等方式,延伸服務價(jia) 值鏈,擴大效益增量,業(ye) 務領域已從(cong) 勘探開發、工程技術、工程建設等,拓展至工礦服務、教育培訓等領域,贏得了更多的發展新機遇。

  “2025年,大慶油田將抓好‘原油高質量穩產(chan) 、發展接續力量、弘揚嚴(yan) 實做法’三件大事,強勢上揚‘第二曲線’。”劉鳳和說,預計到“十四五”時期末,大慶油田將建成中國石油規模最大的百萬(wan) 千瓦級低碳油氣生產(chan) 基地。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