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311地質隊
會員級別 :會員單位 省份:安徽省 網址:www.ah311.com
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311地質隊組建於1964年2月,隸屬於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曾為國家地質總局第三地質大隊,是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首批地質勘查信用信息紅名單單位、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理事單位、安徽省重點科研機構、安徽省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聯合體成員單位(管線普查類)、安徽省首批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省級備案單位、入選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外業采樣機構名錄。2015年以來至今保持“全國文明單位”殊榮,先後榮獲“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單位”“全國模範職工之家示範點”“安徽省工人先鋒號”“安徽省勞動競賽先進集體”等榮譽。先後取得20餘項軟件著作權和20項實用新型專利。2020年10月,經中共安徽省委編辦批複,同意我隊增掛“宣城地質災害防治技術中心”牌子。311地質隊開辦資金14248萬元,現有職工1000餘名,其中在職職工303名,含教授級高工3名,中高級工程師131名,國家注冊測繪師10名,一、二級建造師35名。具備固體礦產勘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水文、工程、環境地質調查,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及治理勘查、設計、施工;工程測量、地理信息係統工程,攝影測量與遙感;生態環境調查評價、環保工程施工、岩土工程勘察,環境汙染治理工程總承包,廢水、固廢、噪聲及生態修複等資質能力。全隊下屬有地質調查研究院、地質環境調查研究院、測繪技術院、探礦工程處、高分宣城中心、西藏項目部等二級單位,開辦了中國核工業蕪湖基礎工程有限公司、安徽雲時空地礦測繪有限公司、安徽綠勘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宣城皖地工程勘察有限公司等獨立法人企業。近年來,311地質隊秉承“先行 創新 和諧 奉獻”安徽地礦精神,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堅持以轉型創新發展為主線,致力於承擔國家和地方基礎性、公益性地質工作和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任務。資源勘查領域。近十年來在安徽省大別山和皖南山區累計實施了30餘項國家級、省級公益性地質和地質科研項目,先後提交了金礦、鉛鋅礦、鉀長石、碎雲母、金紅石、砂石礦等礦床10餘處,科研成果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資源能源保障;生態環境領域。先後承擔了安徽省農用地汙染狀況調查項目(安慶、宣城、蕪湖、馬鞍山部分),先後承擔了百餘項場地汙染狀況調查、土壤監測調查項目及場地環境調查等項目,現已成為市級生態環境部門的重點技術支撐單位;農業地質領域。實施了10餘項縣市級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評價項目,累計圈定了富硒土壤資源麵積1200km2,富鋅土壤資源麵積1500km2,提交富硒產業基地規劃建議區15處,富鋅產業基地規劃建議區20處;水工環地質領域。常年承擔安慶市、宣城市10餘個縣(市、區)的地質災害汛前、汛中、汛後排查和地質災害駐點技術支撐服務工作,承擔了“安慶市城區地下水監管能力建設”及宣州區等六項1:5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等服務項目;衛星遙感領域。擁有高分、自然資源等多源衛星遙感數據優勢,先後實施的“宣城市南漪湖地區水環境空天地一體化監管平台、宣城市地質災害監測與預警平台”等項目,助力地方構建空間信息“一張圖”和立體監測“一張網”;地理測繪領域。成為安徽省地理信息創新聯盟成員單位之一,先後承擔了“安慶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勘界立標、安慶市城區地下綜合管線普查”等代表性服務項目,積極參與了“望(江)東(至)長江公路大橋、嶽武高速東延線、滬寧城際鐵路、濟祁高速渦陽至祁門段”等重要基礎設施的地理測繪工作。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十四五”時期,311地質隊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準確把握新時代對地質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保障礦產資源安全、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奮勇爭先、團結協作,為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作出積極貢獻。